第1部分(第3/4 頁)
調整:禮品改為按出禮金數比例傳送,每1000元禮金髮一張禮品卷(即一床毛毯),參加慶典的來賓原先聽說來者都有毛毯,一些單位的頭頭腦腦都來了,到場一看措手不及,禮金少,毛毯不夠分了,只得硬著頭皮增加禮金。原來放風來賓人手一份是假,是朱志同的一個小計謀,以吸引來賓。朱志同戲稱這叫引蛇出洞,逼上梁山。這一計謀的成功,毛毯發了500多條,禮金也收了50多萬。
上午慶祝典禮時間不長,緊接著就是一場精彩的文藝節目。春花的一曲《親親茉莉花》唱得優雅動聽,博得觀眾掌聲陣陣,在大家的長時間的掌聲中,春花連續唱了三首歌后才得以退場。
這場文藝節目,春花是耗費了心血,她不僅是演員,而且是編導。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這臺文藝節目,她和學校的文藝隊整整排練了兩個多月。
慶典非常成功,朱志同成功地宣傳了自己,奔牛鎮成功地擴大了知名度並創收30多萬元,學校成功地組織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春花成功地展示了文藝才華。還有朱志同小舅子的商店也成功地處理了一批積壓毛毯,當然也賺得了一筆可觀的利潤。只是苦了學生,為備戰典禮忙活了兩個多月,為歡迎來賓又累又渴,站了兩個多小時。
可是高考的到來,給春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她能順利過關嗎?
二章 名落孫山眾惋惜 愛憎分明得人心
奔牛鎮的慶典活動結束後,春花本想定下心來複習功課,準備迎接7月初的高考。但此時的春花因排練節目已耽誤了兩個多月時間,又因演唱的成功,一直處於興奮的狀態,哪裡能安下心來複習。儘管她全力以赴,可是出榜後,僅差3分名落孫山。她,傷心地哭了,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學校為她惋惜,父母為她傷心,鎮長朱志同為她可惜。是啊,這孩子是耽誤了。
朱志同也是奔牛鎮人,初中畢業後回鄉務農。他為人隨和,處事穩健,在他身上散發著濃厚的農民氣息。他原是大隊黨支部書記,雖然文化不高,但工作勤奮,成績突出,被提拔為鎮黨委書記。加上生活勤儉,衣著簡樸,關心群眾,深受鄉親們的擁護。
朱志同的父親朱向前是一個老革命,戰爭年代就在這一帶打游擊。當年,由於他人緣好,地形熟,膽子大,當地國民黨頑固勢力都很怕他,可以說是威震一方。國民黨在軍事上無法消滅他們,就對其實行經濟封鎖,真是缺糧少鹽無服裝,缺醫少藥無處藏。游擊隊員以野菜蘆葦根充飢維持生命,生活萬分艱苦,鬥爭異常艱鉅。冬天來了,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飢寒交迫,很多人病倒餓死凍死在蘆葦蕩中。為了減少損失,減少犧牲,游擊隊決定化整為零,要求大家有親投親,有友奔友,度過難關,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朱向前是小頭頭,於是帶頭上岸投靠親友,雖然保住了性命,可是與組織也脫節了,以致他後來一直沒有幹起來。解放後,他只幹到奔牛鎮的供銷社主任。朱向前沒有文化,為人豪爽,說話粗放,但待人熱心,關心百姓,在當地很有威信。他工作認真,但方法簡單,一言堂,也得罪了不少職工。在*中,一些對他有意見的職工組織批判他,結果被當地的老百姓衝散了會場,從此他靠邊站,也失去了幾年工作,倒也落得輕鬆自在。*結束後,他離休回家,身體還好,有時也為村幹部出出點子,村幹部遇到什麼難題也都樂意找他,請他幫忙。
一日他閒來無事,到鎮裡趕集,自然要到供銷社去坐坐,和老職工聊聊天。聽到職工們對鎮政府搞慶典活動讚揚的話,很是高興,當他聽說春花姑娘因為慶典活動而耽誤了高考,不由得勃然大怒,怎麼能因為一個慶典,折騰那麼多的孩子,這不是誤了春花這孩子的前程嗎?他越聽越氣,越想越憤。說來春花也是他的遠房親戚,況且春花爺爺在戰爭年代曾經救過他的命。他坐不住了,立馬趕往鎮政府,找到了朱志同,把兒子臭罵一頓。
“爺,你怎麼來了?”
“我就不能來了!?”
“有什麼事嗎?”
“聽說,為了搞什麼建鎮10年大慶,你把一幫學生組織起來,這不影響學生學業嗎?”
“這有什麼,奔牛鎮建鎮10年,也應該慶祝慶祝了,安排幾個學生搞歡迎唱歌很正常嘛。”
“什麼?這是正常?那人家的孩子不上學了?聽說春花就是因為排節目,把上大學都耽誤了,你們這是胡鬧!”朱向前愈說愈氣,接著說,“要是我們的孩子正要考大學,你願意這麼做嗎?你這是坑人啊。”
“這倒也是,我還沒有注意這個事呢。”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