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1.《洛杉磯時報》:?瑪麗父親的烈酒店賣出的一張樂透中了大獎,店主分到 93;000 美元,她父親說這是他一生最值得慶賀的事情,將用此錢支付他天生失明的女兒瑪麗去列寧格勒學習俄文的費用。瑪麗最近從 UCLA 法學院畢業。(這條資訊肯定是真的)
2.2004 年瑪麗和她的丈夫從波士頓到紐約欲乘華人的公車被拒,因為司機不允許他們的導盲犬上車,理由是怕別的乘客動物過敏。之後這對盲人夫婦起訴,?2007年法院判決公車公司賠償他們6萬美元。(這條資訊我不能確定,儘管同名同姓同是盲人,可是這個瑪麗似乎是學音樂的。)
讀完網上似實又虛的資訊,逝去的日子在腦海重現,我心底傷感隱隱,流出毛毛細雨天的溼潤,於是寫下這篇《瑪麗與我》。
照片的故事
回想起來可能是2000年的冬天,北京。
有一天我去辦理有關簽證的事情,需要兩張照片,可我沒有。於是司機帶著我開著車在附近的和平里繞圈子,看哪裡能照快照。我們終於發現了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門臉,是個私人照相館。我讓車在外面等著,獨自掀開擋風的棉門簾子走了進去。那照相館亂七八糟,又髒又小,滿牆上都掛著俗豔美女照片。屋裡沒看見人,我又找了找,才發現裡面還有一扇窄小緊閉的黑門,估計師傅正在裡面給人照相。
於是我就安心在外面等著。仔細地看著牆上掛滿的照片,我越看越覺得有點噁心。突然,我發現在黑暗的角落裡有兩張被印在木頭板上的黑白照片。一張是樺樹林,一張是川底下。
我走過去仔細看了半天,突然覺得心動,尤其是那張樺樹林,非常不一樣。其實照得不一定好,但是別緻。那張川底下也不錯。
過了一會兒,師傅出來了,是個高大的男人,看起來40歲左右,相貌很不錯,就是一臉的不耐煩。我說我要照證件快照,他一句話不說,一秒鐘就照完了,然後讓我等著照片幹。
等待的時候,我問他,你角落裡的那張樺樹的照片賣嗎?他瞥了我一眼,態度特不好地說不賣。我說不賣你掛在那裡幹嗎?他說,貴著呢。我問多少錢?他說:200。我說那我再買你那張川底下,兩幅給你300元如何?他吃驚地張大眼睛看著我,就好像我是傻子。
我拿出300元放在桌上,說我不要你印在木板上,你只要仔細地給我洗張照片就好了。於是我把我的地址寫了下來,讓他洗好寄給我。
一個星期以後的傍晚,突然有人敲我家門。我開啟一看,居然是那位攝影師。他胳膊下夾著一個很專業的照片大夾子。 見到他我非常吃驚,趕緊讓進家來,並給他斟茶。他禮貌地說,很冒昧按照地址找來了,只是想把照片親自送給我。 當然我聽了很感動,但也不知該說什麼,覺得有點尷尬。於是他就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他介紹了他自己,其實是個專業玩攝影的,在一個單位當攝影師,也是中國攝影家協會的成員。 只要有空,他就一個人揹著傢伙出門,時間多就出遠門,時間少就在附近郊區。 那家照相館是他一個朋友開的,請他去照相,他也賺些外快,貼補他昂貴的嗜好。
我眼睛看著他聽,可他的眼睛卻不看我,在那裡自說自話。 抿了口茶他又說,每天看著那些又嗲又膩歪又臭美的女人,他都快瘋了,可是還要給她們耐心地拍。
我們倆都沉默了一會兒, 最後他又開口,說今天之所以送照片來,是因為終於有人看見他這幅照片。他說:“你知道嗎,只有在壩上,一個很特殊的地方,才能拍到這樣的樺樹林。” 然後他站起來就走了。
第二天我去樓下信箱取信,發現裡面有一個信封,裡面有張字條,潦草的幾個字,還有300元錢。上面寫著:“你讓我突然覺得遇到了知音。我不要收你的錢,照片送給你了。”便條沒有簽名,我連他姓什麼都不知道。
因為我隔天去了香港,半個月回北京後,我又去那家小照相館找那個攝影師要把錢還給他。可是到了那裡才發現照相館已被拆了,人去樓空。
這兩幅黑白的照片現在掛在我的書房,其實並不是最好的照片,但我特地為它們定製了特別的鏡框,花了我200美金。
需要
透過書房的窗戶,看見院子裡的小狗。她的眼睛正在尋找和你眼睛的碰觸:定神的注視,渴望的神態,示好的表情…… 繼之,小狗跑到窗前,豎起前腿,急切地抓撓紗窗,無辜地看著你,使你再也無法對她置之不理。你走出通往後院的庭門,小狗撲到你的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