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2/4 頁)
世界至少在幾十年內不會被毀滅,這就是大好的事情。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上泉伊守的話語不停的迴盪在我耳邊……或許現在的日本,仍舊是命不該絕吧,從一九八九年開始,日本就一直是中國的貿易伙伴,這種情況到了我回來之時的二零零四年也沒有改變過,所以無論我願意不願意承認,但我們中國經濟的發展,確實有著日本公司的功勞在裡面,無論他們的居心是如何。
正因為看到了日本可以加以利用的地方,連首長,哦,叔爺爺這麼英明遠睿的人,也在一九八四年開始頻繁的解除日本政界商界,以便讓他們能為中國發展出力。
要知道,他們可是當年打過日本鬼子的將領吶,叔爺爺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忍辱負重的行為,難道不值得我借鑑嗎?
第十四集 第十六章豐臣秀吉曾經感嘆著對明朝官員說過,“你們這些陸地上的人,永遠不知道我們扶桑的‘大陸情節’,我們祖祖輩輩的夢想,就是脫離狹長的海島,來到這安全的大陸上吶!”
有了這個自古以來的情節,所以日本在歷次戰爭中,首先的目標就是相鄰的朝鮮和中國,而一衣隔水的強大中國,就一直成為他們羨慕的物件,因為如此,才有了頻頻的遣隋使、遣唐使,來拼命學習我們的知識。
而到了近代,因為清政府的軟弱,這個小字輩忽然驚喜的看到,自己居然能夠欺負這個一直以來的老師、長輩了,於是他們瘋狂的發動戰爭,想要一口氣吞掉中國,完成千百年以來的夢想。
從我後世無意中看到的一位中國元帥的筆記上看,如果當年日本在佔據東三省後,努力的經營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那東三省不但能給他們提供人力資源和土地資源,還能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糧食、礦物等日本所沒有的物資;如果日本人不是那麼發瘋的話,當時全力圍剿革命人的國民黨,根本不會理會他們,甚至有可能學者當年的袁世凱一樣,來個新的“二十一條”,將東北送給日本人。
可是當時的日本人幾乎全是瘋子,幾千人的軍隊就能輕易佔領中國十分之一的領土,使得上至天皇下至普通百姓,都以為中國到了末日,從而不但悍然發動對中國的侵略。還將有可能和自己爭奪中國利益的蘇聯、美國一起得罪,從而徹底孤立了起來——要知道,自一九七三年到抗戰結束,日本的第一精銳關東軍的近百萬軍隊,因為害怕蘇聯乘機爭搶東北,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東三省,這些精銳如果在一開始就投入中國戰場。不說“三個月滅亡中國”這個想法能不能實現,但多殺幾千萬中國民眾,這些禽獸還是能做到的。
元帥是個非常有心計、有謀略的人,他認為,如果當時日本人一面繼續經營東北,一面討好遠在北美的美國、讓利於蘇聯,而不是費力不討好地去和遠在歐洲的德意志聯盟。他們獲得百萬平方公里的東三省是絕對可能的,如此,日本既有海洋優勢,又有面積不小的大陸作為縱深,趕超美英蘇等國,也是指日可待。
幸好他們被巨大的利益衝昏了心智,才有了後來被眾國圍剿。才能讓我們收回“九一八”的遺憾……
想著前塵往事,我慢慢地從記憶中迴轉過來,堅強的意志讓我平息下其它念頭,轉入現實中,打擊日本商界的準備中來。
……
日本新一輪的進攻來自去年六月,豐田和本田紛紛在市場上推出了自己的新車,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年底結算時。兩個會社總計賣出了五十萬輛車,佔據了銷量排行榜地首位。
有了美國和德國同伴的前車之鑑,兩個社會本來想要放慢腳步,靜觀其變,可形勢的喜人讓這些商人忘卻了危險,反而加勁投入到對中國汽車市場的佔領中。
還是在某一天的報紙中,報到了中國國家質檢部針對豐田、本田在華的八種車系進行檢驗的結果。
相比在歐美和日本的同樣車系,在華的八種車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偷工減料,更讓人不能容忍的是,最關鍵的制動和發動系統,兩個會社竟然用幾十年前的技術裝備,根本不是他們在歐美和本土所用的新型系統。
其實這些過時的制動、發動系統,本身在質量上沒有問題,只是在高速駕駛的時候,會有細微的差別罷了。
也不至日本車這樣做,很多歐美車也幹過同樣的事兒,這也成為了汽車行業秘而不宣的行規。
民眾卻不知道這個規矩。他們只知道自己被劣質貨和舊貨糊弄了。已經購買了本田、豐田車的人,紛紛到車行退貨,而沒買車的人也被煽動了情緒,圍攻了兩個會社在中國的總部,要他們給出說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