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黃藥師沉聲道:“這些殭屍武士受‘不死神丹’控制,已經喪失本性,一般的手法殺不了他們,要殺他們只能斬其頭和毀其身。”
話末,黃藥師掌勢一翻,又同時硬接下兩側攻來的兩股掌風,忽然手上的玉簫一削,“嗖”的一聲,削下兩個殭屍的頭。那兩個殭屍立時倒地,隨後化成一攤血水。一燈大師和葉劍飛見此法使得,也如法炮製,轟隆隆地響了數聲,二人又殺了四個殭屍。
三人接著再次聯手一擊,“轟”的一聲過後,那勁力向四個方向飛旋出去。
這一聲暴響,比起前面那一擊來,簡直不知大了多少倍,就相是天崩地裂一般,不但地面有沙石,被掌風擊得四周暴射出去,就是身旁那四個尚未出手的殭屍,也都被這幾股勁風激起渦流震得往外退,一陣飛石過後,四個殭屍的頭都被打碎。
這時,無色大師、段風、呂思龍等人帶領衛宋盟的三百盟友在城外和魔神山莊的人廝殺起來。一時之間,殺聲四起,刀劍相撞,嗆嗆啷啷之聲不斷,血光沖天,勢均力敵。這些人都是一個月前由衛宋盟召集起來的,經過半個月地獄式訓練,作戰能力增強了很多。正當激戰之時,從樹林中又出現了一班人馬,呂思龍罵道:“壞,原來還有埋伏。”段風認真一看,笑道:“不,那都是我們的援兵。”
。。。。。。 。 想看書來
第七十八章 屠城逼降 呂炎失算(下)
原來那路人馬都是近年來江湖上的新立門派,共兩百名弟子。正是張三丰創立的武當派、郭襄創立的峨嵋派、“不語先生”郝大通創立的華山派、東靈道長創立的泰山派。武當派和峨嵋派我們暫且不提,先讓我們看一下華山派和泰山派的由來。
華山派,主要以使劍著稱,開派祖師郝大通,乃全真教祖王重陽之弟子。自從蒙古入主中原,經過數次的江湖鬥爭後,全真教走向了沒落,昔日的“全真七子”也隱退了江湖。數年前,郝大通與道友火龍真人談論道學,又與少林寺天鳴方丈解析佛理,後隱居華山。在四年前觀看楊過和呂炎的一戰後,於武學上的收穫頗多。於是吸收禪宗、理學的心性思想,以全真教武功為基礎和新悟的武學,創了一套《紫霞神功》和一套《華山劍法》,開創了華山派。
泰山派,與道教淵源頗深。創始人為東靈道長。數年前,東靈道長反對魔神山莊的江湖霸權,熱愛和平,看到雄偉的泰山,決定隱居於山上。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結識了“劍痴”葉劍飛,並拜其為師。在接受葉劍飛的指點後,他悟出了一套“後發制人,伺機制敵”的泰山派武學和一招泰山派的絕頂劍招“岱宗如何”。從此開創泰山一派。
半月前,當張三丰知道了魔神山莊要圍剿衛宋盟的行動後,立馬出發遊說峨嵋、華山、泰山三派。因為三派都有道教淵源,所以意見很快就達成了一致,並同意加入衛宋盟的陣營之中。在四個掌門的商討之下,他們各出五十弟子,組成一支衛宋盟的援軍,經過多日的奔波,正好趕得上“臨安城大戰”。
城外大亂戰,城內更是一場武學盛宴。
此時,黃藥師、一燈大師和葉劍飛三大絕頂高手正迎戰四海魔尊、七絕琴魔、雪域冰魔、百世先祖和苗疆毒魔五大魔頭。
但見,黃藥師騰空而起,玉簫一橫,一曲“碧海潮生曲”飄逸而出。他自創的這首《碧海潮生曲》,表面上聽似模仿大海潮浪之聲,其實內藏極高度致命武功,若在無防備之下聆聽則必死無疑。此曲共分為九個段落:浩渺碧海、暗湍絕流、洶湧洪濤、白浪連峰、風嘯雲飛、群魔弄潮、冰山融水、熱海如沸、水若鏡平。
七絕琴魔看到那曲藏殺機,立馬精神抖擻,雙腿盤坐地上,從後背取下一張精美的七絃琴,橫放在雙腿之上,隨即揮指輕彈。初時,琴音舒緩,對方出招也跟著舒緩,透過在琴音之中灌注上乘內力,用以擾亂敵人心神,對方內力和琴音一生共鳴,便不知不覺地為琴音所制。
黃藥師笑道:“‘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獨稱雄’,閣下的‘九雷琴’,以嶧山孤桐為琴身,以末訶彌羅國冰蠶絲為琴絃,長四十寸,寬六寸,厚兩寸,好琴,好琴,不愧是琴中之霸。”
七絕琴魔道:“‘碧海潮起天地驚,碧海潮落鬼神泣’,東邪的‘碧海玉簫’,以西方“石中之王”翡翠硬玉雕刻成簫,質地堅硬無比,顏色璀璨,長二十一寸,好簫,好簫,的確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
黃藥師沉聲道:“你我精通音律,只可惜無緣做知音,接招吧!”
話末,曲子音律一變,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