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第3/4 頁)
在夜間沿著石山附近的一條小河兩岸相向行軍。一開始的時候雙方都以為自己對面的是自己人。可是後來行軍之中的聲響和口音出賣了兩邊。
等到一枚枚的照明彈被送上天空之後,雙方立刻發現自己對面的居然是敵人。然後,一場隔著河流的激戰當即展開。
雙方實際上的兵力並不多,都是一個團左右的規模。不過作為世界上裝備最好,後勤補給能力最為強大的兩支軍隊。雙方都裝備有不少的坦克裝甲車以及其它各種車輛。眾多口徑的火炮以及機槍向著對岸密集射擊。
在這個沒有月亮的夜晚,雙方之間的密集火力將這條本身並不算大的河流給打的沸騰了起來。曳光彈在黑夜之中劃出一道道的長長火焰飛向對岸,各種口徑的火炮噴吐著火舌,將整個夜晚都變成了一片明亮。
雙方在發生交火之後很快就紛紛向著自己的上級要求增援。因為夜幕昏暗也很難判斷清楚對岸的敵軍究竟有多少,只能是依靠槍聲和來進行判斷。但是這種人為的做法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效果。雙方彙報給自己上級都是說面對著強大的對手,估計至少有幾個師的部隊,還都是精銳裝甲部隊。
實際上如果任何一方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的話早就直接殺過去了。雙方之間的這條小河並非是深不可測,坦克足以涉水而過。實際上誇大敵人是一種常見的事情,各國的軍隊都是這麼做的,明軍也不例外。
他們的上級當然不會完全相信,因為這個時候無論是美軍還是明軍都已經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在這個地方調動出數個精銳裝甲師來。這不科學。無論是明軍還是美軍的裝甲部隊此刻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激烈戰鬥之後都是傷亡巨大而且急需休整的狀態。誰也拿不出數個精銳裝甲師。
不過援軍還是有的。雙方都向著激戰的河流地區派出了援軍。甚至是大口徑重炮的火力支援。隨著援軍的抵達,雙方之間的戰鬥變的更加激烈起來。
這場爆發在夜間的倉促戰鬥從一開始的團級規模迅速擴大到師級。在數個小時之後再次被擴大到了軍級。雙方逐次投入了數萬名官兵,在一條並不寬廣的河流兩側激烈對射,但是卻沒有任何一邊想著衝過河去打垮對方。
在敵情不明的時候,雙方的指揮官們幾乎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穩妥的作戰方式,發揮自己強大的火力優勢去壓制敵人。至於攻擊的事情還是等到天亮之後弄清楚了敵人的狀況再說吧。
雙方你來我往的打了一整夜,可是除了消耗掉大量的彈藥之外人員的損失相比於其它戰鬥卻要少了不少。聲勢挺大,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一個平手。雙方都有援軍在快速趕過來增援,在這條普普通通的小河兩側所堆積的部隊也越來越多。
等到美軍好不容易湊齊了幾個不滿編的裝甲師和眾多的步兵們之後,美軍很快就向著河對岸的明軍發起了攻擊。畢竟在河對岸明軍的身後就是未知重要的石山,美軍想要堅守住夏洛特,就必須堅守類是石山這種位置重要的地方才行。
攻擊行動進行的非常傳統。天空之中雙方的各式戰機你來我往的互相追殺纏鬥。地面上眾多的炮兵部隊們拼盡全力的向著敵方部隊傾瀉威力強大的炮彈。隨後數百輛美軍的坦克裝甲車在大量美軍步兵的掩護下衝過小河衝向明軍陣地。
美軍的攻勢強大,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成功的突破了明軍的一線防禦陣地,並且隨即向著明軍縱深發展。並且成功的突進了二三公里的樣子,距離石山的距離並不遠。然而,美軍的攻勢也就到此為止了。
明軍很快就從後方調集了預備隊,眾多的裝甲部隊快速出擊與美軍的攻擊部隊迎頭撞上。雙方坦克一通互噴互射之後,美軍的攻擊部隊被打敗了,不得不全面撤退。明軍裝甲反擊部隊甚至一路追殺過了小河,重創了美軍的攻擊部隊。
隨後,後方部隊逐漸抵達的明軍發起了主動攻擊。大批坦克裝甲車在眾多火炮的掩護下從石山一帶北上出擊,向著夏洛特地區衝擊而去。
美軍當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明軍殺入夏洛特,他們從附近地區調集的部隊向著明軍發起了反衝鋒。有些地段成功的擊退了明軍的攻擊。可是有些地段卻失敗了。許多明軍部隊突破了美軍的防禦,快速靠近夏洛特。
而有些地方的明軍卻被擊退,將一些部隊的側翼給暴露了出來。美軍的攻擊與明軍的反攻擊,雙方的包圍與反包圍接連持續了兩天的時間。雙方都在戰鬥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可是相比於美軍,明軍的承受能力顯然更大一些。
最終,明軍第一裝甲叢集在付出了重大傷亡之後成功的殺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