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周少龍,不過也十不離八九了。死者的面板、肌肉、器官盡失,不過還好,他的頭髮還在,只要在發端的毛囊中提取DNA就能進一步確定他的身份。
流年的取證工作已做得差不多了,我便問他有何發現,他很無奈地回答:“全身面板、肌肉、器官蕩然無存,僅剩下一副骨架及頭髮,但是衣服卻完好地穿在身上。從表面跡象看來,屍體應該是在幾天內化成骨架,真的很不可思議。”
“屍體九天就能腐化成骨頭了嗎?”蓁蓁看著死者的遺骨問道。
“正常來說要一年左右才能完全腐化,就算天氣炎熱也不可能在半年之內腐化到只剩下骨架的程度。而且死者的衣服並沒有被屍水沾汙,如果是正常腐化,這根本不可能。”流年示意我們留意死者身上的衣服,的確並沒有被屍水汙染的痕跡。
“屍水?那不是武俠小說才有的東西嗎?”蓁蓁大概是小說看多了。
流年笑著給她解釋噁心的屍體的腐化過程:“人的身體裡有很多細菌,尤其是在腸道里。當人死了,這些細菌就會把人體分解,一般在二十四至七十二小時內開始腐化,當然以南方炎熱的天氣,二十四小時就開始腐化了。在腐化過程的最初階段,屍體的腹部會逐漸膨脹,這是因為腸道的腐敗細菌產生了腐敗氣體,從而引起腸道脹氣……
“當屍體腐化到一定程度,口鼻就會流出血水,而隨著胸腹腔的腐敗氣體增加,壓力增高,甚至會出現死後嘔吐的現象,即死者在死後一段時間突然會無故吐出血水。如果死者是懷孕婦女,胸腹腔的壓力增加甚至會把胎兒擠出來,形成死後產子的現象……
“屍體進一步腐化時,全身的軟組織都會液化成半流動的液體,這就是所謂的屍水。而且在腐化過程中還會滋生大量蛆蟲,雖然它們只吃腐肉,但也不可能不把死者的衣服弄髒。”
“你認為是什麼原因使死者的屍體腐化得這麼快呢?”我問。
“屍體根本沒有腐化,如果腐化了,最起碼會留下一點屍臭,你們有聞到異味嗎?”流年反問。
“我只聞到你身上的屍臭味……”說著,流年就撲過來抱著我。靠,又得用洗米水洗澡。
屍臭是很難除去的,我給流年這抱也得用洗米水洗澡,那麼死者的屍體如果腐化了,就經過雨水沖洗,身上的衣服一定還會殘留濃烈的屍臭氣味,這不是十天半月就能散去的。
第一章 九天化屍(下)
“如果死者不是因為腐化而變成骨架,那又會是什麼原因呢?”蓁蓁搔著腦袋問。
“這麼近城皇廟,不如先去求支好籤吧!”說罷便帶著一頭霧水的蓁蓁去詢問圍觀的村民。村民對此事的說法大概可以分為四種:一、綁架不成撕票;二、車禍後毀屍滅跡;三、被劫殺後慘遭老鼠吃剩骨架;四、變態狂魔殺人剝皮刮肉。
第一種說法被周耀安否定了,死者的父母靠賣菜為生,家境並不富裕。而流年亦在死者的衣袋中翻出十塊錢,周說死者平時身上就只帶這麼多錢。因此,綁架及劫殺等猜測可以排除了。
第二種說法也很快被否定,死者的衣服比較完整,不可能曾經遭遇車禍。圍觀的村民亦表示,近段日子附近應該也沒有發生過車禍。
第三種說法,流年認為絕不可能,因為如果老鼠啃屍,死者的衣服不可能這麼完整。就算老鼠們很“客氣”地不咬破衣服,起碼也會在衣服上留下腳印,而現卻連一條老鼠的毛髮也沒找到。
綜合各種因素,最有可能的恐怕就是第四種猜測——變態狂魔殺人剝皮刮肉。
“你覺得有可能嗎?”我問流年。
流年沉思片刻:“有這個可能,但比較困難。要把屍體的皮肉完全分離出來,需要很高的外科技巧,不是一般人能做到。而且死者的骨架非常完整,沒有任何受損的地方,老實說,我做了這多年解剖也沒信心能如此完美地把骨架分離出來。”
“你認為什麼人能做得到?”
“一般的外科醫生、病理解剖師都不會有把皮肉完全分離的經驗,有這種經驗的恐怕只有會‘取骨’的忤作。”
()免費電子書下載
在本地還沒強制實行火葬之前,先人入土三年後,一般會起棺把遺骨取出裝入寶塔中供奉,而忤作就是從這種工作的人。當然,除此之外,忤作的工作還包括收屍、下埋等一切與死人有關的事情,在古代他們還會擔當法醫的職責,譬如《洗冤集錄》的作者宋慈便是忤作中的代表人物。
“取骨”是忤作的其中一項工作,先人入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