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很樂意幫助波斯帝國,不過,前提是,將來波斯帝國必須保護好絲綢之路,且,所有到歐洲的貨物,必須又拜占庭帝國經手。而埃及嘛,只要能幫助他們度過此次危難,很樂意提供本王感興趣的鑽石,甚至是免費贈送大量哦”說到最後,李泰滿臉奸笑,隨即鬆了口氣。自己派出的人,經過兩年時間,終於傳回來了好訊息,只希望這訊息快點傳回長安,這可是天大的喜訊啊。
黛麗雅驚得張大了嘴巴,好半天合不攏。最後道出了兩個字,“卑鄙!”
李泰聳聳肩,隨意回了句,“謝謝誇獎,這人嘛,不無恥不足以勝天的啊!”但是,在心裡,李泰有瘋狂大笑的衝動,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來自東土強盛的大唐,非洲那強大的埃及,地跨三大洲的拜占庭帝國,因為絲綢之路,首次歷史性地站在了同盟地位,還要加上曾經輝煌一時的波斯大帝國。他們的對手則是,那個橫掃中亞,西滅埃及,向北將拜占庭逼迫地龜縮回歐洲,以至其成為歷史最小疆域的阿拉伯帝國。發起人無疑是唐朝,但得利最大的,也是唐朝。為何?很簡單,大唐只需要在東線派出數萬或十萬騎兵向西,這是對白衣大食施壓。北線,拜占庭南下,攻打白衣大食,助埃及躲避毀滅的命運,令其能在西線組織有效地反擊。在東線,大唐只需要和波斯一起合力,將白衣大食趕出波斯高原即可。
一來,保住了波斯,令其對大唐感激,可以將影響力植入波斯;二來,波斯的文明,古希臘典籍對他們沒用,帶回大唐,融合多方文明;三嘛,絲綢之路可由波斯保護,而歷來路上絲綢之路必須經過拜占庭,讓其多佔些利益也沒有什麼不可,原來歷史上,十字軍東征,目的也在於搶奪絲綢之路,因為一直被阿拉伯阻斷,所以不得不動用暴力,但卻令整個歐洲得到了無可想象的利益。來自逃往波斯被阿拉伯奪取的古希臘典籍,東方華夏的火藥等,促使了文藝復興地開始;四,與非洲的埃及開始了貿易等,雖然早在貞觀年間,非洲就有過來使大唐的國家,但能在鑽石未發揮其價值前,為華夏後世保留大量財富,他李泰何樂而不為?而埃及也必會感激大唐,十分願意進行貿易往來;五嘛,大唐僅是因吳王被扣押才出兵,並無其他意思,也不會與阿拉伯交惡,這麼好的事,大唐為何不幹?勞民傷財?他李泰並未怎麼看到啊?在哪?
“那麼,這些來的,又是些什麼人呢?”黛麗雅好奇問道。
李泰邊騎馬,邊舉目西眺,頓了頓,嘴交扯了個冷笑,“西突厥”
“西突厥!”黛麗雅驚呼,這西突厥,她是深知其厲害,在東邊,西突厥一直是波斯爭奪絲綢之路的老對手,兩國既合作對付過其他國家,但也曾敵對過。
李泰看了眼驚訝的黛麗雅,隨意道,“現在的西突厥並不算什麼,數百年後,他卻能打到歐洲,當然,這是猜測。如今,波斯西線吃緊,東線無力抗擊西突厥,連對西突厥戰鬥屢屢得手的宰相也調回了泰西封,原本以為能抵抗白衣大食,豈料啊,宮廷事變,連累他將波斯王牌——象兵給揮霍光了”
黛麗雅一聽,臉上閃過不自然,她就是在那場變故中不得已逃去大唐的,閉眼,做了個虔誠的動作,心中祈禱,希望自己等人,能夠平安到達波斯,希望局勢真如李泰講得那般,希望自己國家能躲過國毀人滅的可能。
李泰依舊淡淡接著道,“這些軍隊怕是去支援高昌的吧,呵呵,在這個時候,這個沒有遠見的民族啊。居然還在打著西域的主意,你難道就不知,若不歸順大唐,你們很快就會被擊潰嗎?居然還在絲綢之路上蹦竄,唉,華夏的遊牧民族的確強盛,但在唐朝,尤其是初唐時期,你們什麼都不是,大唐馬匹數十萬,並不輸給你們吧?”
商隊依舊前行,但很快,西突厥大軍來到商隊前方,停下腳步,聲勢浩大,陣容龐大,李泰不禁心裡感慨,這也是鐵騎啊,雖然不是蒙古鐵騎,但也差不到哪去。
商隊就地停下,圍成圓形,千人的商隊自動形成將女子、貨物在中,侍衛在外的陣形。
一名頭領帶著十數騎來到商隊前,停下,用漢語大喊,“我們並無敵意,只是想了解高昌的戰況”基於其目的在於向商隊詢問起高昌的情況,對著這情況,李泰卻突發奇想地做出了一個令他自己也不知為何的事。從所有護衛他的侍衛中走出,安撫他們不要輕舉妄動,主動向著西突厥頭領走去。
………【第五章 藝高人膽大】………
來到西突厥十數騎前,李泰停下腳步,做了個西突厥信封的宗教禮節,才開口,“這位頭領,請問,您想知道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