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而在剛開始,商業儘自由,不收稅。而每一窮人,政府都設法授田,使其可以享受水準以上的生活,我大唐是允許過富的,卻不允許過窮的。光這一點上,青雀對陛下及諸位大人欽佩”李泰深深做了一楫。
………【第十九章 大唐鼓勵商業的開端】………
PS:因為換了新版,以前沒想到再存一份存稿,所以,只得再想一想,回憶一下寫的,所以有一些會可能連線不上前面章節吧,請見諒,十分抱歉
““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李世民感慨道,遂回憶道“武德九年,我大唐多盜賊,故而,朕與群臣論止盜。”
“當日陛下曾言: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主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長孫無忌接著說道。
“是此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此乃陛下聖明,愛民之舉”房玄齡也插口道。
“貞觀二年:關內旱飢,民多賣子以接衣食;己巳,朝廷詔出御府金帛為贖之,歸其父母。庚午,朝廷再詔以去歲霖雨,今茲旱、蝗,赦天下。詔書略曰:“若使年穀豐稔,天下又安,移災朕身,以存萬國,是所願也,甘心無吝。”我大唐天子可謂是歷代最為愛民之天子。那麼,既然陛下曾言民已不聊生,自己就免收賦稅,自個兒窮點兒吧。更是所謂“移災朕身”,就是國家財政收入可以不要,也不能讓百姓受苦。而今,再次為民保障其擁有土地的權利,如此,我大唐子民定更加感激陛下,更加感激朝廷眾臣們。則我大唐民心之齊,定可齊力斷金,即便是北掃遊牧族,東征高句麗,西滅西突厥亦可輕易做到。即時,萬國來朝,四海來賀,陛下之功績定能勝過那秦皇漢武,而朝廷眾臣之功績定能流芳千古,儘管萬世而不可及”李泰又再次將李世民即位開始對於土地的功績吹噓了一翻,要的就是令他們都同意此次土地政策。
“那麼,青雀,你又言及商業做甚?”李世民出聲道。
“商業在將來必將成為我大唐稅收最大的來源,即時,農民的負擔將更輕,那麼府兵制所造成的負擔亦可更少,畢竟,我大唐府兵徵發時需自備兵器、資糧。商人的功用就體現在很多方面,他們會冒風險將糧食提供到邊區,遠征軍等,亦能遠行異國,更甚者,愛國商人會為我大唐提供來自遠方異國的訊息、文化等。而商業能刺激百姓的消費,消費又利於刺激生產等,為各方面的交流提供一個平臺似的”李泰想了想說道,畢竟自己不擅長這玩意,反正只要朝廷重視商業即可,其餘的他可不想管,等大唐商業步入正軌之後,自然會有人發現商業的益處了。
“魏王,若是商人攜利自重,做出於國不利之舉呢?或者威脅到朝廷治國呢?或者富可敵國,例如陶朱公等,還有漢武帝年間的糧商”魏徵可不是好忽悠的,立刻出聲道。
“這啊,我大唐可令所有商人必須經過朝廷註冊,方可行商,需由各地官員處登記。且,我大唐亦可開設貸款處,為想要當商家的子民有一個便利的渠道,可以很快籌藉資本,但也需按一定數目按利嘗還,且可以規定其數年內歸還。至於相像陶朱公那樣情況,則我朝廷可以入股,即為,朝廷花巨資購買其家產,就是其商家資本,由其治理,但朝廷亦有利可拿。且,我大唐還可開設國債,即為,利用商人愛國之心,購買朝廷債務,而朝廷將這些錢兩等拿來為大唐創造更多的利益,雙方互相得利。還可以開設錢莊,由朝廷經營,可讓天下百姓將家中多餘錢財放入其中,按照利息給予回到,而朝廷亦可拿此做更多有利大唐百姓、天下之舉。至於那漢武之時所發生的,那麼,既然這些個商人惟利是圖,那麼,我大唐何必給其在我大唐繼續經商的生存空間呢?想必,這簡單的道理諸位自然明白”李泰一邊想著,一邊說著,也差不多是漏洞百出吧,可惜,那些個都是自小學習儒學長大的,哪會懂經商呢?
“魏王說的,呃,好像非常有道理啊”李孝恭愕然,這演的是哪出啊,怎麼扯到了商業上?這魏王李泰在幹啥?
“不過是小侄一點心得罷了,畢竟這商業並非如此簡單,物則天競,適者生存。商業亦並非想玩就玩的起的,小侄僅是想向諸位提一下罷了,至於我大唐國策嘛,當然依舊是以農為本了,但是發展商業可以將稅收轉移方向,讓農民負擔更輕,則皇恩浩蕩,民心更勝,且再從經濟角度論,我大唐減稅意味著‘休養生息’,這讓更多商人、農民有更足的精力展經濟”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