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殺人醫生杜令(上)(第1/2 頁)
“哈?”
電話裡傳來了三胖有些陰陽怪氣的聲音。
這傢伙似乎有些不滿,還想端下架子,不過他卻不知道,這時候我的手機已經被林千怡搶走了。
“四九,我辛辛苦苦找了半天,還弄的一聲是灰,你就是這樣對我的嗎?最起碼……”
“三胖,要不要我回來給你來次馬殺雞犒勞一下?”
聽到林千怡的聲音,三胖也是說變臉就變臉:“不,不用。我的意思是你們在外面那麼辛苦,我幫你們一下忙也是應該的。”
“……”林千怡也是被三胖的厚臉皮嗆了個不行,愣了半響後,才說道:“那你趕快說,你那邊到底查到了什麼?”
“我說,我這就說……”三胖頓了下,忽然在電話裡對我吼道:“四九,你那邊也給我記一下啊,這東西沒法傳給你,你只能自己用筆記了!”
我聽了之後,立刻從包裡翻出紙筆,照著三胖說的,將他找到的線索重新記在了紙上。
……
就在幾天之前,吳天給三胖打了個電話,讓他替我調查一個人。在電話裡,吳天告訴三胖,他要找的資料上寫的那個人,很可能就是林四九和林千怡兩個人正在負責的案子的幕後兇手。
三胖當時有問過吳天,他是怎麼知道這種事情的,吳天也只是回了一句,這一切都是他的猜測,三胖要找就找,若是不找的話也不關他的事情。
吳天都這麼說了,三胖自然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於是他便照著吳天的指引,來到了情報處深處,一間很少有人進去過的房間。
步入電腦時代,情報處蒐集到的情報資料,絕大部分都已經儲存為了電子文件。至於749局成立之前的一些紙製檔案,情報處也有專人負責,將那些紙製檔案錄入電腦當中。不過由於以往的那些紙製檔案數量眾多,因此這些檔案電子化的工作,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全部完成。
而三胖要找的那個資料,就是這些還沒有轉錄為電子檔的資料中的一份。
這份資料是一份六十年代發生的某起案件的資料,資料上的主角,是一個曾經在當地赫赫有名的醫生。
這名醫生姓杜,名令,是南方某省有名的外科醫生,事件發生是已經五十多歲。
杜令醫生據說師承民國時期南方的一位著名醫生,年輕時就才華橫溢,在四里八鄉赫赫有名。
後來戰爭爆發後,杜令並沒有隨難民潮離開家園,而是留在了當地生活。因為名聲太響,杜令很快便被日軍注意到,不過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面對日軍的威脅,杜令不但沒有反抗,反而還屈從於對方,進入到一家日本軍醫院工作。也有傳言說,在這期間,杜令因為才華橫溢,還被日本人邀請,協助進行人體醫療試驗。
因為這段經歷,杜令在建國之後很快便被打為右派,不過因為他醫術高超,在當時的環境下,杜令這種醫術高超的外科大夫屬於緊缺人才,因此儘管他曾有過替日本人幹活的劣跡,但醫院這邊還是捏著鼻子留下了他。
不過這種情況,一直到六十年代,那場浩劫開始後發生了改變。
在那個時候,所有人都因為政治而陷入了瘋狂,杜令這種很早就被打為右派的人,更是成為了所有人的靶子被豎立為了典型,沒多久,他就連一直庇護著他的醫院也待不下去了。
也多虧在此之前,杜令依靠他高超的技術曾經救下了不少有實權的人物,這些人念在當初杜令的救命之恩上,在批鬥最後把杜令保了下來,讓他去農村進行勞動改造。
不過在批鬥當中,杜令也並不是全身而退,據說當時他的腿被人打斷了一根,左手的指骨更是被人弄成了粉碎。或許是因為這段經歷,才導致了這之後,那場駭人聽聞的事件的發生。
那個時候,除了杜令之外,和他一塊到農村的,還有許多下鄉的城鎮青年。和一些人想象中的不同,那時候的下鄉青年,說好聽點是來農村學習,說難聽點,就是來禍害農村的。所以對於這些除了吃飯識字,其它什麼都不會的城裡人,農村裡的人除了一開始還對他們抱有幻想之外,之後沒多久就變得對他們厭惡不已,平日裡除了給他們提供些飯食之外,便不再管他們。
也就是這時候,那些下鄉的年青人當中,卻忽然有幾個人消失不見了。
起初的時候,農村裡的人還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那時候,許多下鄉的年青人都吃不了苦,想法設法想要逃回城裡的年青人其實不在少數,因此偶爾有幾個年青人不見了,村子裡的人也都不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