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1/4 頁)
朱可夫就是付出比德軍人數多五倍的代價也要全殲劉七帶領的多國部隊,可見朱可夫準備拿劉七來奠刀的決心之重。
其實蘇軍一般在一場戰役中陣亡的人數能跟德軍達到二比一,那麼對蘇軍就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勝利了。德國在四三年前時的部隊基本上都是久經訓練,而且經歷過多次戰鬥的老兵。而蘇軍計程車兵除了少數幾個近衛集團軍之外,不論從武器上和訓練上都只能被稱為二流部隊。這也就是為什麼蘇軍願意付出比德軍多一倍的代價來取得勝利。而此時朱可夫竟然把傷亡標準定到了五倍,這也可以看出朱可夫對劉七的重視程度。
而我們後世中所接觸到的影視作品中說蘇軍或華軍取得多麼多麼大的勝利,其實完全是用普通戰士們的數倍於敵人的生命換來的。
劉七可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朱可夫的必須要除掉人的黑名單,此時劉七正在用意識雷達掃描著蘇軍的第二道封鎖線呢。
蘇軍第二道封鎖線就設立在蘇軍第33集團軍後方大約十公里的位置,這裡是一片及其開闊的地帶。因為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所以這裡的人口也比較密集沿著奧倫堡州的洲際公路兩側出現了十幾個村鎮。不過此時村鎮的平民早已經撤離了這裡,所有的房屋都被蘇軍的部隊修築成了堡壘。
擔任第二道封鎖線防守任務的是蘇軍的第第23集團軍,兩個集團軍都是來自於同一個方面軍的預備隊。不過兩個集體軍卻都很一致的沒有坦克。
劉七看著蘇軍這些利用房屋所組建起來的火力點就感覺有些頭大。每個村鎮都有幾百間房屋,要是想完全摧毀這裡的房屋,那炮彈的消耗一定是非常大的。經過了幾次戰鬥炮彈已經消耗了四分之一了,劉七知道剩下的每一發炮彈都對自己十分的重要。
最後劉七也是狠下了心,眼前這種情況也只能走一步說一步了。先過了眼下這一關再說。
不過這一次首先開火的卻變成了蘇軍,兩個集團軍分散在十幾個村鎮隱蔽的十分良好的上百門大炮在蘇軍炮兵觀測員的指揮下,向正在不斷前進的丹尼中校指揮的先頭裝甲部隊發動了攻擊。
第一輪蘇軍的校正射擊並未發揮多大的威力,大部分炮彈都沒有擊中正在行駛中的德軍四號坦克。不過炮彈爆炸後的彈片卻讓配合裝甲部隊行動的摩步團計程車兵倒下去不少。雖然周圍的戰友不斷的被炮彈的碎片所擊中倒在了血泊之中,卻沒有一個人停下前進的腳步。因為德軍計程車兵此時腦中都回響著劉七的那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
其實要是再別的戰場上面,被從天而降的炮彈炸死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劉七心中總是有一種負罪感,就像是這些死亡計程車兵都是因為自己才死亡的。
終於在蘇軍大炮發射過三輪攻擊之後,三個炮團的火炮終於算是完成了準備工作。隨後那些早已經被劉七在意識雷達中牢牢鎖定的蘇軍的火炮就嚐到了什麼叫做炮彈的滋味。一時間蘇軍兩個集團軍十分分散的炮兵陣地都變成了一片火海。
對自己陣亡士兵的負罪感讓劉七把怒火全部都撒在了這些可憐的蘇軍的炮兵身上,十幾個蘇軍的炮兵陣地在劉七的帶著怒火的炮彈下,竟然連一個倖存下來計程車兵都沒有。而其中有數個蘇軍的炮兵陣地因為儲存的彈藥被殉爆,方圓三百米竟然都被夷為了平地。連周圍的房屋也因為受不了這種劇烈的震顫轟然倒塌,最少有上百名蘇軍的官兵都被倒塌的房屋活埋在了廢墟下面。
最倒黴的就要數在一處穀倉後面埋伏的一個連的蘇軍火箭炮部隊,這個蘇軍的火箭炮連隊本來隱蔽的十分好,就連劉七的意識雷達也為發現什麼端倪。可誰知五百米外的蘇軍一個連的重型榴彈炮被打成了一片火海,而被殉爆的炮彈頓時就被爆炸的衝擊波甩的到處都是。
可是怎麼就那麼巧,一枚在空中轉著圈的152毫米重型榴彈就正巧砸在五百米外的一輛喀秋莎上。當時裝滿火箭燃料的喀秋莎就成為了這枚炮彈的犧牲品,跟著也一起加入到爆炸的行列,十臺卡車上160枚喀秋莎火箭彈沒有一枚能逃過爆炸的威力。而其中更是有一臺發射車可能是被爆炸短路了發射的電路,車上的十六枚火箭彈直接就朝著旁邊的高大谷倉來了場近距離的射擊。
異樣的爆炸立刻就引起了劉七的注意,當劉七把意識雷達放大數倍之後,劉七才透過燃燒著的卡車的殘骸辨認出,這以前是一輛火箭發射車。蘇軍喀秋莎火箭炮的出現立即就引起了劉七的高度重視。喀秋莎火箭炮劉七也不是玩的不是一次兩次了,那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的威力可是讓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