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部分(第3/4 頁)
“反省好了沒有?”朱睿對著弟弟那可憐巴拉的眼光,心都軟了,想想這次放了他,再想管他比登天都難,還是冷下臉來問胖倌兒。
胖倌兒覺得餓了:“給我做點兒好吃的,我慢慢反省。”朱睿忍笑:“不行,反省不好,明天就拉出去打一頓,不守軍規再不會客氣。”
“好了,我反省好了,”胖倌兒坐起來,雙手捧著肚子:“給我好吃的。”再餓下去,還要擔心捱打,胖倌兒覺得自己受不了。
熱氣騰騰的雞湯,火腿冬菇雞湯,胖倌兒吃的眉開眼笑,吃飽了喝足了,胖倌兒對著朱睿開始商議:“打胖倌兒要大哥自己打。”
“我不答應,不許再出營,人人都象你一樣沒規矩,這還了得。我管不了你,還能管別人嗎?”朱睿舉起手來,在弟弟頭上就是一巴掌,打的胖倌兒嘿嘿笑:“我一個月出去兩次就行,給胖妞兒送吃的。”
朱睿是扳著手指頭說道理:“郭侍郎家的姑娘,長安侯家的姑娘,都是好的。”一提這個胖倌兒就皺眉:“我說送吃的,與她們有什麼關係。”然後再蹭到朱睿身邊,跟只小貓兒一樣:“好不好,胖倌兒只能哥哥們打。”
當晚朱睿回到帳篷中給父親去信:“情之一物,不知為何物也,四弟知教許多,只有胖妞兒三個字,還在他心裡。”
朱宣給兒子回信:“發自於心,存在於禮,是情,反之,憐憫同情都不可謂之為情。。。。。。”發自於心卻不存在於禮,名分養顧一點兒沒有,那就不是情。
回過信的朱宣對於自己的老兒子是沒有辦法。他自己少年時腳蹤兒到處跑,兒子大了不再是小時候,真的要娶胖妞兒,朱宣不能和他脫離父子關係。
“馬已經備好,您這就去辭行嗎?”朱壽走進來,問一問朱宣幾時走。朱宣站起來:“這就走了。”
走出院門,看到妙姐兒和雪慧走過來,隔著幾步遠,妙姐兒要責怪朱宣:“久等你不至,還以為你拋下我,已經走了。”
“這是胡言亂語,”朱宣過來披上妙姐兒手上一件披風,轉過身子來讓她為自己整裝:“我快去快回,你在家裡不要掛念我才是。”
妙姐兒抬起眼眸對著朱宣還是嗔怪,慢條斯理地打趣他:“我試試看吧,要是想了可怎麼辦呢?”
為朱宣整過裝,送他出門。雪慧聽著婆婆叨嘮對著公公一路上就沒有停:“給端慧帶的吃的,都在那個四角銅角的箱子裡,那把鎖是銅的,上面刻著福壽紋兒,一到了你就讓人取出來。。。。。。”
朱宣笑呵呵:“我必早回來,告訴你生男還是生女。”上馬石前,朱宣看看妙姐兒也是不捨:“我走了,你一個人對著兩個孫子,真是羨煞表哥,表哥又先於你看到外孫,這就扯平。”
轉身上了馬,妙姐兒在馬下又叮囑兩句:“算著時間早著呢,不用趕快馬,你不是年青的時候了,聽到沒?”
朱宣在馬上頷首,帶著朱壽打馬而去。雪慧站在一旁看著,老夫妻只是平淡的幾句話,讓王妃雪慧有些羨煞了。。。。。。
一路上朱壽是跟在朱宣身後不時提醒他:“咱們都不是年青的時候了,這馬嘛,跑慢些也成。”朱宣就要瞪眼睛:“我在家裡樣樣聽她的,吃什麼喝什麼,這出了門,你這個奴才倒也忠心,只是忠心到她那裡去了,偏快馬。”揚鞭打馬繼續前行,不一日得見京門,朱宣揚鞭對著朱壽道:“路上只是聽你這奴才的話,看看我不是還行,也沒有多少日子咱們就趕到了。”
守城門的將軍朱宣還認識,看到朱宣從城門經過,把他著實地嚇了一跳,趕快從城樓上下來行禮:“老王爺,您這是哪裡去?”
“我去武昌侯府看我女兒,去年有了,這個月是時候了,”朱宣說過這兩句,就此別過,來到武昌侯府門前下了馬,把看門的人又嚇了一跳:“親家老爺,您也不來個信兒,讓人長亭接接你去。”
朱壽在後面笑,要什麼人接,我們自己就來了。進去以後,武昌侯和長公主都不覺得奇怪,此人向來任意為之。武昌侯迎上來:“你要是不來,我倒覺得奇怪了。”
“怎麼能不來,可有動靜?”朱宣坐下來第一句話先問孩子,廳外走上來一個媽媽,滿面含笑進來回話:“回公主侯爺,穩婆又找了一個。”
一眼看到朱宣在,這就過來行禮:“小侯爺夫人昨天還提王爺呢,說是想您了。”這就坐不住的朱宣對武昌侯道:“我看看端慧去。”
武昌侯只是笑:“你老糊塗了,應該讓公主帶你去看才是,就是你不看也使得。”不能不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