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槍聲(第1/2 頁)
練氣跟練功夫不同,練功夫練就一身鋼筋鐵骨,但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機能的衰退,人的抗擊打能力肯定會下降,所以再精壯的老年人和三十來歲的壯年人比盤骨,那也是輸多贏少。而練氣,則是年齡越長氣息調節能力越強,這就是華夏所說的內氣功。
兩位高手在臺上一動不動,臺下也是鴉雀無聲,這時,納有幾百人的大廳,就是一根針掉在地上估計都能聽得見。
過了足足有半柱香的功夫,克魯茲終於發起了進攻,顯然他發現了談冬的一個小小的破綻。到底是年輕人,克魯茲心想,比拼這種以內家氣來控制氣場的能力還是稍弱。
克魯茲的身形很快,人未到、拳未到,但一股強大得足以捲起飛沙走石的氣流已經侵襲著談冬身上的每一寸肌膚。
談冬突然覺得渾身有一種針刺的感覺,他一側身,在克魯茲拳離自己還不足一寸時才堪堪躲過。好險,就差那麼一點,如果談冬再慢那麼一點,就那麼一點,王老爺子想,自己的徒弟就真的永遠的躺在這擂臺之上了。
敵不動,我不動,敵動,我動,這是爺爺教給自己的搏擊秘決。人在守勢時,可以把自身保護得滴水不漏,但只要一動就會露出破綻。因為這時,談冬已經看到克魯茲的破綻。
兩個人一直在臺上對峙,足足有十分鐘,談冬知道自己該是稍微露出點破綻的時候了。這個破綻不能露得早,早了,克魯茲肯定知道這是個圈套;這個破綻還不能露得大,如果克魯茲發現同為高手的對方突然露出一個很大的破綻,那他也絕不會上當。
即使上當,克魯茲也沒有把招式用老,這就是高手,再大的便宜也要先自保,留了半分守招,攻擊就不會出十分力。
第一招被談冬躲過,克魯茲已經知道上當,所以立即撤拳護住自身幾大要害,但這時談冬的一掌也已遞了過來。撤招護體的克魯茲只能匆忙出掌相抵,兩掌一交,兩人各自退了一步,但稍微一晃又都穩住了身形。
剛才談冬只用了七分力,而克魯茲在匆忙也使不上全力,兩人可以說是打了個平手。
兩人分開,再一次進入對峙的靜止狀態,但這一次談冬沒有讓靜止的時間太長,很快他向克魯茲砸出了一拳,克魯茲只覺得臉上突然有種刀割的感覺,他只能伸臂格擋,以消去談冬拳頭帶來的勁風,同時另一手變拳為掌向談冬胸口拍去,此招式類似於太極中的“摟膝拗步。”
而談冬在一拳揮出的同時,另一手也跟著以掌拍出,這一次兩人全是使出了全力,只聽“膨”的一聲響,兩人各自又退了兩三步。克魯茲的腦門已出了細細的汗珠,而談冬的一隻胳膊也在微微顫抖。
這就是實力的比拼,到目前為止,兩人基本算是平手,但再這樣下去,隨著氣力的消耗,年齡偏大的克魯茲就會出現後力不濟的現象。氣功,功在一擊得手,連綿不絕的內家氣只出現在小說裡,至於現實世界中有沒有,沒有人知道,也許有,但這些註定是隱於田野山林的世外高人。
接下來的過招就顯得有點類似於技巧的較量,因為經驗老到的克魯茲當然明白,一直這樣比拼內力,自己最後只能落敗,而在這個擂臺上,落敗就意味著殞命。
技巧的較量,談冬確實還略遜一籌,銅壺滴漏唯手熟爾,克魯茲在這些招式上浸淫了近四十年,而談冬到目前為止也就練功二十年。
好在談冬正值青壯年,在體力上要稍微佔優,一時間兩人的爭鬥又呈現出膠著狀態。
終於,談冬發現了克魯茲的一個小小破綻,由於體力消耗過大的關係,克魯茲在每次與談冬對掌後都會進行一次深呼吸,而這樣的深呼吸帶來的結果就是,克魯茲的下一招與上一招之間會有一個延滯點,這個延滯點雖然只有不到半秒的時間,但高手之間,只要半秒就足夠了。
談冬在與克魯茲又一次對掌後,強忍著一隻胳膊針扎似的痛,又拼盡全力用另一隻手拍出一掌。
克魯茲沒料到談冬會在一次對掌後,沒有任何調息就又揮出了一掌,要自己不盡調息的揮掌,一來會傷及自身內臟,二來也發揮不了十成功力,看樣談冬開始搏命。
匆忙中的克魯茲揮掌相接,但這次的力道只剩三分,而談冬雖不能盡全力,但也有七分,七分力對三分力,本來功力相當的人,這點差距已經很大。
克魯茲只覺得一陣鑽心的痛,他知道自己的這條胳膊估計不廢也差不多了,於是再也不去力拼,而是一抖手,抽出了腰間的十字腰帶劍。
劍尖一出鞘立即舞出一團耀眼的尖花,饒是以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