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安之糖作坊也都是先走北段水路,而後再走陸路,過梅嶺古道,去嶺南之地,這一路多坎坷,危險極大,所以糖才如此昂貴,你欲辦酒樓無不可,但這件事太難了。”
蘇寧笑道:“小侄自然有方法,小侄的想法,並非是選擇京杭運河,而是由長安下水,一直往東,直到出海口,轉南行,沿著陸路,以海路航行,直取嶺南,取完甘蔗北返,再順著原路返回,考慮到黃河水流湍急,所以水流湍急處走陸路,船空行,水流平緩處走水路,北方之地足夠安全,這一來一回也不用擔心什麼別的。”
李孝恭眉頭一皺,而後猶豫著說道:“就算是這樣可以,取回了甘蔗,可是你如何製糖?製糖之法都是秘密,你如何能得到?”
蘇寧一笑:“從滷鹽中取鹽小侄尚能辦到,那麼製糖又有何難?小侄自然有辦法,製得最為純淨之霜糖,其質量不會比皇宮裡所用要差,至於這費用問題,只要出售,這價格自然就不低,至於花樣小侄也多有準備,到時候只需等著豪門勳貴和富商大賈往裡砸錢,長安那些糖作坊做出的糖成色太差,還有不少雜質,也就他們還當做寶貝,小侄是不屑一顧的!
小侄來找李叔叔,就是考慮到這費用上的問題,和那些作坊一樣選擇陸路太過危險,費用太過昂貴,但是若是選擇走海路,卻是安全了不知凡幾,一來一返之耗時也減少很多,若是李叔叔可以相助,將來之收益,叔叔也是可以獲得一些的。”
李孝恭思慮良久,笑了出來:“你這是以利誘我啊,三明啊,不是老夫不相信你,這些事情,不是小事,不是說著玩的,老夫遣家中好手相助與你,你卻不能給老夫任何保證,老夫心中不安,老夫這裡有些甘蔗,你拿回去,你若是能夠製出糖,並且讓老夫相信這收益上的事情,那麼,老夫就答應你如何?”
八十 二兄最好了(求收藏推薦)
李孝恭說的事情那就不是個事兒!
跟著老頭兒走南闖北的,白案廚藝紅案廚藝哪一個不會?中國古代的確沒有現代蛋糕製作需要的蘇打粉,但是中國古代也是有包子滿頭的,那玩意兒不照樣是要發酵的嗎?不都是一個道理嗎?隨便找一個饅頭鋪子人家都有發酵好的老面,買一點兒回來,做出蛋糕是個事兒嗎?至於糖,有了甘蔗,蘇寧完全能夠弄得出乾淨的白糖,有了白糖,冰糖也能弄出來的。
將過冬成熟的甘蔗榨出甘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結成黑沙糖;另備一口缸,上面安放一個瓦溜(瓦質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將黑砂糖倒入瓦質漏斗中,等結定,除去稻草,用黃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渣,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潔白,那就是白糖。
黃泥水脫色法是中國明代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使得白糖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白糖,而不是略帶黃色的砂糖,脫去了所有的雜質,糖才是真正的白如雪,真正地霜糖,而且只要有甘蔗,這幾乎就是非常簡單的事情,現代意義上的機械製糖法蘇寧做不到,蘇寧還沒有那個能耐在大唐來一次工業革命,那是不切實際的,所以蘇寧能做到的,就是明代版本的製糖方法。
歷史上李二陛下也在貞觀二十年左右派人去印度取熬糖法,因為一開始的日光曝曬製糖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了,所以這個時候大唐的製糖方式還是日光曝曬,土鱉的方法,哪裡能製得出好的白糖?開玩笑!
李孝恭不愧是王爺,二十根又粗又長的甘蔗就這樣轉手送給了蘇寧,弄糖去吧!弄不出來我也不怪你,年輕人總該受些磨難,否則怎麼才能成長?
說白了李孝恭不是很相信蘇寧可以弄出乾淨的白糖,不相信蘇寧可以做出足以讓自己相信的東西,蘇寧哪裡可以忍?這是**裸的輕視啊!一回家蘇寧就吩咐下去了,馬上去給我弄來做饅頭用的老面,廚子開始磨麵粉,打雞蛋,然後喊來牛耿,吩咐他去弄來漏斗,老面這個無所謂,只要是個饅頭店都有,但是這個漏斗卻是重中之重了,牛耿是個聰明人,他辦事,蘇寧放心。
三頭行動就開始了,蘇寧的行動就是指揮著四大護衛張龍趙虎王朝馬漢榨出甘蔗汁備用,這是個體力活,蘇寧這麼懂得利用勞動力的人當然不會放棄這樣一個合理使用勞動力的機會,四大護衛就是要做這樣機密的事情的。
四大護衛為能夠替蘇寧做這種機密的事情感到無比的榮幸,當即就拍了胸脯說一定不讓二郎失望!從軍中跟來的四大護衛和牛耿自然是蘇寧目前最信任的助手了,所以看著四大護衛削甘蔗切甘蔗榨汁,蘇寧在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