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3/4 頁)
這一點李二陛下倒也不反對,但是光是突厥剋星可不夠,大唐的敵人不僅僅是突厥,還有很多很多,他還需要歷練,相對於軍事,蘇寧的管理能力似乎更強,創造能力也很厲害,前所未見的東西在他的手裡面一個又一個的冒出來,新奇的想法絡繹不絕,李二陛下甚至想把他的腦袋割開來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但是考慮到目前大唐不具備開顱之後還能活下去的能耐。李二陛下放棄了這個想法。
總務處說完了,蘇寧又開始解釋教務處的詳細職責,這個教學司,主要就是教授們組成的,負責對學生們授課,授以各種各樣的學識,並且安排課程的時間分配,不能亂了套,每一天有什麼課程,也都是安排好的。不能亂了套。每個季度的考試也要憑此來安排,不能亂來。
至於師資司,那是很重要的一個司,對於這個司。蘇寧的意見是目前先不要設立。目前先不要安排什麼人來管理這個司。等到兩年以後,軍校已經有了三千學生之後,讓最早的一批學子。大學第三年的學子中選取十名成績最優秀的學子組成師資司,師資司管理的就是老師的選擇和開除。
這個老師的選擇和開除並不是針對已經確定的終身教授,那些已經放棄了朝廷的官位而來做教員的老將軍不在師資司的管轄範圍內,師資司管轄的範圍是目前任然有著朝廷官位,並不是終身教授的將軍們,他們想要來軍校裡面講課,挑選合適的苗子做徒弟,這個就要經過大學第三年,已經接受了兩年教學的優秀學子的篩選,由他們去請那些優秀的將軍來給學子們授課,不是什麼將軍都能來的。
蘇寧的意思是要讓將軍們認為軍事大學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學府,能來這裡講課是一種戰場之外的榮譽象徵,同時也要賦予軍校的學子們一種思想,你們不是完全被主宰的,你們也可以主宰老師,終身教授因為地位和身份的問題只有校長可以決定,但是這種類似於講師的將軍,則是你們來決定的,你們不需要對著他們唯唯諾諾,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你們是平等的。
這個解釋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很多人都是保持著中立,但是李二陛下卻是眼中一亮,他以為蘇寧的意思僅僅是讓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老師,符合孔夫子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他的意思其實很深很深,他很明白的看出了這個師資司一旦成立,可以帶來什麼樣的好處,軍校也不是那些大將的後花園,從一開始,就是他一個人的後花園……
帶著兩種不同的想法,李二陛下大力支援蘇寧的想法,沒有文人的掣肘,沒有朝堂的約束,軍事大學裡面保持了軍事作風,對於長官的服從,所以,李二陛下一開口,什麼事情都定下來了,師資司的成立放在後面,等這一屆的學子積累兩年經驗以後再說,這個師資司目前的職責交給李靖了。
至於實訓司,那就是主要管理學生戶外活動和訓練的部門,畢竟是軍校,雖然文化一樣重要,但是訓練絕對少不了,每天都要有,風雨無阻,快病死了則例外,早上六點鐘起來跑操,一個小時,結束後休息半個小時,七點半開始吃早飯,八點鐘準時上課。
等軍訓結束以後,上午的時間用來上文化課,八點到十一點,三個小時,十一點到十二點是午餐時間,中午睡個午覺到下午兩點鐘,下午的時間就屬於實訓司,目前不是春天耕種的時節,不需要耕種,軍訓結束了也還是冬天,那就體能訓練和戰術動作訓練,哪怕是兩兩一組對打也可以,反正下午是用來活動的,從兩點到五點為止,三個小時,一個半時辰。
這一個半時辰就是實訓司的任務,實訓司要在這一個半時辰裡面把這些學子的軍事戰術素養打的紮紮實實的,到了春天墾荒的時節,會將一千學子分為兩個組,一組上午耕種下午軍事訓練,一組下午耕種上午軍事訓練,然後晚上七點到十點學習文化知識,春耕時節就是軍校學子最忙碌的時候,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就要多動動嘛,時間不長,幾十天的樣子,墾荒播種完結之後,就結束了。
除去春天這一段時節,其餘的時候晚上都是交給學生自由支配的,不能出學校,其他地方隨你去,想做什麼做什麼,反正軍校每天雷打不動的十點鐘熄燈睡覺,早上六點起床,下午六點到十點中這四個小時,屬於學生們自己。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體現在如何利用閒暇時間上面,蘇寧也很想試一試。這一點上蘇寧沒有隱瞞,他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李二陛下,就說是老頭兒說的,事實上老頭兒也確實說過……
蘇寧打算讓李二陛下自己去主持這個事情,透過他們如何利用閒暇時間,來判斷他們未來會做到什麼地步,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