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3/4 頁)
百家爭鳴之時能夠和我儒家對抗的學派重現於世,對於世人也是一個極大的衝擊,他們一定會好奇,好奇當初百家爭鳴的盛況,也會期待,期待諸子百家重新和儒家爭鳴的情況,縱橫家還好,重權謀,而少主張,主張多的學派才可怕。比如法家。咱們可是一直以來都沒辦法完全消滅法家,一旦法家復興,那才可怕!”
盧澧說道:“無論如何,百家已然被罷黜。就算蘇寧學究百家。瞭解諸子百家之學。沒有學生,沒有傳承,只有他一人。也還是無法成事,縱橫司的成立是為了對付西突厥,那麼其他百家用什麼理由復興?而且百家復興之望完全繫於蘇寧一人,若是他死了,百家如何復興?
所以在我看來,我等不如效仿聖人誅少正卯之舉,誅之!他一死,百家復興也就無從談起,沒有傳承,沒有我儒家如此多的學堂,百家復興終究只是泡影而已!如此也可以順便為我三弟那幼孫報仇,一舉兩得。”
盧澧的話得到了其他人的贊同,但是崔章的眉頭卻緊緊地皺了起來,那封信,那天晚上的事情,蘇寧的話,一幕幕重現在他的腦海裡面,後悔?為什麼後悔?自己一直不明白,現在懂了一些了,蘇寧是在給自己一個下馬威,兵家復興縱橫家出世不過是前奏,若是猜得不錯,他一定有將諸子百家重新復興的辦法!
太可怕了,他究竟是誰?他的師傅究竟是誰?諸子百家還有後人,還有傳人!一定的,光靠他一個人無法成事,他一定有幫手,他需要一個時機,一個機會,一個讓諸子百家有理由重回世間的機會,而之前兵家已經成功了,現在縱橫家又出來了,下一個是什麼?道家法家還是陰陽家墨家?
崔章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他在想著要不要把蘇寧送信的事情說出來,但是思來想去,他否決了這個想法,這些人對付其他學派厲害,對付自己人也不含糊,若是讓他們知道了自己和蘇寧“私通款曲”,定然會有別的心思,到時候一旦蘇寧發難,崔氏才是最危險的,不過,崔氏兩支,還有一支博陵崔氏,可以引為臂助。
同樣的,李家也有兩支,一支是隴西李氏,一支是趙郡李氏,這兩支李氏都是李家皇朝的力量,李家皇朝的力量也不弱,崔章現在懷疑,蘇寧的武邑蘇氏到底是不是隻有表面上這樣?還是蘇氏故意放出來的煙霧彈,這個蘇氏會不會就是諸子百家傳人的大本營?
思來想去崔章也得不到一個準確的結論,他只能想著暫時不要輕舉妄動,靜觀其變,敵情不明的時候貿然出手,萬一蘇寧此舉只是煙霧彈,真正的目的是引蛇出洞,那可就遭了,縱橫家出世帶來的效應非常巨大,不少人都對縱橫家重新出世抱有好感,以至於抱有很大的希望,而且現在加入縱橫家也可以做官了,那些本來就不喜歡儒學而且無門無路的寒門士子一定會追著縱橫家而去。
最終,幾位儒門大佬還是決定靜觀其變,雖然盧澧很想立刻殺了蘇寧和薛仁貴,但是其他幾家一致反對,儒家豪門同氣連枝,利益一致,一家犯事其餘幾家都沒有好果子吃,所以不能輕舉妄動。
以後他們一定會後悔,縱橫家剛剛重現之際正值最弱的時候,這個時候沒有出手給縱橫家致命一擊,等到了縱橫司完全成立站穩腳跟之後,就沒有機會了,掌握了大唐對外交涉和對外刺探情報的縱橫司將會成為大唐無法割捨的部門,鴻臚寺反倒成為了國賓館一樣地存在,縱橫家找到了自己正確的定位。
而那個時候,儒家想動手,已經晚了。
蘇寧不知道儒門大佬們的聚會剛剛透過了一個非常利於他的決定,他只知道抓緊一切時間把縱橫司搞起來,然後迅速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正如蘇寧所預料的,這個時候儒家遠遠不是鐵板一塊,對於諸子百家的排斥性更別說有多少了,而且當初罷黜百家的舉措就是讓儒家人做官,其餘百家做不了官。而如今皇家開放了縱橫家傳人做官的路途,那些不喜歡儒學的寒門子弟自然是欣喜若狂,統統朝著縱橫司而來。
只要能做官,什麼學派又有什麼所謂?
感謝大唐,感謝李二,感謝這個時代……
縱橫司創立佈告張貼出去十日後,前來縱橫司應聘的人超過了兩萬人,平均一天兩千人,雖然比不上軍事大學當初十萬人的架勢,但是這個架勢也不少了。軍事大學的成功給了民間很好的感官。朝廷是真的想要給不同學派的人同樣的機遇,之前的兵家是這樣,而如今消失了多久的縱橫家重新出世了,也可以做官了。
他們本來就不喜歡儒學。既然這樣的話。只要能做官。學什麼東西又有什麼所謂?都是做官,都是為大唐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