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3/4 頁)
一個人,他一人說服了五家商鋪加入大唐遠征西突厥商隊的隊伍,而其他的十四個人裡面只有一個人說服了兩家店鋪,其他十三個人一人說服了一家,最終的結果竟然就是二十家民間商鋪願意加入大唐遠征西突厥商隊,去遙遠的西突厥淘金。
蘇寧為此很是驚異,那個大約三十歲左右的男人,看上去普普通通,怎麼就那麼牛呢?一人說服了五家商鋪,說服了五個民間大商,促使他們加入大唐商隊一起去開拓新大陸,這樣的本領可不是一個普通人可以擁有的,蘇寧一方面安撫了一百一十五個失敗而歸的縱橫家實習生,一方面獎勵了十五個成功的人一人一貫錢,其中那個說服了兩家商鋪的名叫張苑的年輕人被額外獎勵一貫錢,而那個說服了五家商鋪的名叫劉仁軌的男人被額外獎勵四貫錢。
對於這個事情蘇寧有些好奇,於是單獨留下了劉仁軌一個人,準備與他共進晚餐,反正這些日子這些縱橫家實習生們都在縱橫司裡面苦讀,很少有回家的,看起來這個叫劉仁軌的人也是從來不回去的,只知道讀書。
這個人不簡單,頭腦靈活,能說會道,而且懂得藏拙,平時一聲不吭,關鍵時刻拿得出手,漂亮的外交官人選,需要交流一下,就現在吧!蘇寧就請劉仁軌一起到屋子裡面享用火鍋,十月份的天兒,北方已經開始有了絲絲涼氣,雖然算不得多冷,但是喝些冰水,吃著火鍋,還是別有一番滋味的,劉仁軌欣然接受這個邀請,遂與蘇寧一起坐了下來,相擁著美味的火鍋兒。
吃了一會兒,蘇寧才問出了自己的問題,也就是劉仁軌是如何說服那五家商鋪的,因為一百三十個人裡面,只有十五個人完成了任務,而只有他完成了五個人的任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劉仁軌笑道:“蘇侯說笑了,只不過某在進入縱橫司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官,自武德初年開始就一直在做官,當然官位很小,只是做一些打雜的事情,經常和形形色色的人來往,自然也少不了商人,蘇侯所言商人重利之說仁軌頗有感觸,之前也與商人多有來往,所以這一次才正好用上了,要不是時間不太夠了,還可以多說服幾家的。
說起來,某家對於儒家學說不是很喜歡,可是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好的事情可以做,之前軍事大學招生的時候某也曾想報名,但是公務緊急,便耽擱了,一直後悔,而此次縱橫司招募人才的時候,某家決定辭掉那個小官兒,進入縱橫司,學習縱橫之術,,希望可以成為一名縱橫家。”
劉仁軌的話兒說的蘇寧有些愣神兒,這個傢伙,難道就是?(未完待續。。)
三百五十九 抗日第一人
蘇寧對唐代的瞭解自從一年多以前來到大唐之後就不斷的加深,晚上也常常透過神機查閱資料,瞭解大唐的風土人情以及各位名人,但是正所謂百密一疏,總有些事情是記不住的,哪怕你擁有過目不忘的變態本領,所以一個並不是很出名很特別的名字就在蘇寧的眼中一閃而過,沒了訊息,而如今再一次聽到的時候,卻又出現了一種莫明奇妙的在意。
這傢伙還做過官,對的,差不多的,三十歲的年紀,要是沒做過官,還有這種淡然的氣質,蘇寧還當真要懷疑一下這個傢伙是不是山東世家打入縱橫司的無間道,不過這傢伙做過官,到可以查一下他的資料,查查他的底,畢竟一個官員辭官來縱橫司,多少還是讓蘇寧有些在意,說到底,縱橫司的誘惑力還沒那麼大吧?
不過和劉仁軌談論了一會兒關於縱橫術的事情,蘇寧對劉仁軌就從疑惑變成了欣賞,他的文化素養很高,對於儒家經典有自己獨特的看點,尤其是對於歷朝歷代那些腐儒誤國的事情非常的不滿意,由此他才產生了厭惡儒學的想法,當然,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在做官的過程裡面,他發現,做官需要具備的才能,基本上都不能從儒學裡面得到。
儒學講究的做官的方法和目的就是教化,可是這根本就不實際,做官的初期他也試影象儒學經典裡面講述的那樣教化萬民,結果一個老百姓的一句話罵醒了他:“飯都沒得吃。還讀什麼書?讀書能吃飽肚子嗎?餓死了讀書有什麼用?!”
劉仁軌的思想由此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深入基層,這才發現一個真理,餓著肚子,怎麼讀書?餓著肚子滿腦子想的都是吃的東西,哪裡讀的進書?就算是顏回也不至於沒有東西吃吧?這些百姓是真的沒有東西吃,他嘗試了一下,一天之後放棄了,連喝三碗稀粥之後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教化萬民。就要先讓萬民吃飽。
也因此他對於儒家的學說產生了質疑。對於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方法也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