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3/4 頁)
存在,咱們能想到的,他們說不定也能想到,想做黃雀的人很多,想做獵人的人也不少,關鍵誰才是那個最聰明的獵人,咱們可要當心一些,應該時時刻刻觀察著那裡的情況才是,要是運氣好,咱們這一戰就能解決天地玄黃的問題,接下來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薛仁貴想想也是,但是皺眉道:“這樣一來的確是很好,可是咱們這些人裡面也不乏聰明人存在,咱們得知道這個事情不好做,弄不好就為別人做了嫁衣,所以無論如何咱們也要把令牌和物資藏好了,然後留下足夠的人手看著,這領頭人非你我二人其中之一不可,玄策兄,我看不如這樣,派一個靈活的人去查一查情況,然後再決定最後的計策,可好?至少,咱們有一條後路,這是咱們的優勢。”
王玄策也只好點點頭,被派出去的人自然就是熟悉山林裡面的生活的憨厚小夥兒趙良,趙良得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任務自然也是不甘鬆懈。立馬就按照山裡面的生活經驗,弄來了好多樹枝樹葉插在身上,讓身上佈滿了樹枝樹葉,往夏日裡茂密的叢林裡面一躲,還真的看不出來他究竟存不存在,三十二個贊!
人才!要提攜!
薛仁貴和王玄策心裡面不由自主的產生了這樣的想法,趙良自然不知道,整理了一下,帶著一根結實的木棍,就貓著腰摸了出去。為了保證他的安全。薛仁貴又派了另外一個人按照他的裝備再來一遍,跟在他後面,兩個人前後照應著,也好有個伴兒。遇到大隊人馬不能力敵就不要力敵。別傷著哪兒。他們這種落單的絕對是人家下手的目標。
一個小組二十個人尚且不會放過,落單的自然也是能少一個就少一個,少一個對手自己透過的機率也大一些不是嗎?所以這裡面的人秉持的觀念就是遇到敵人就要打擊。打暈過去綁起來放響箭,他們就失去了考試資格,一旦發現放了響箭之後還有落跑現象的發生,一定嚴懲不貸。
趙良是個聰明的傢伙,雖然性子憨厚,但是在山裡面討生活的人,也都是曉得大自然的厲害的人,自然有自己一份獨到的經驗在那裡,比如如何辨別方向,如何辨別水資源的存在,如何辨別山裡面的果實能不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可以吃,哪些在餓得受不了的情況下可以用來充飢之類的,自然也有哪些毒物需要注意,哪些東西可以用來解毒。
趙良也算是天資不錯,從小跟著老獵戶爺爺在山上面生活,一手箭術出神入化,射死兩頭山鹿的其中一人就是他,薛仁貴和王玄策最為依仗的人之一,武藝也不錯,不過他爺爺只教了他棍法,也不知道是什麼想法,以前打獵的時候遇到猛獸也只能用棍法和野獸對敵,爺爺的解釋是完好的野獸皮可以賣錢,要是用箭射壞了就可惜了,但是爺爺去世之前說明了真正的理由:“鍛鍊你的氣力和勇氣,能用棍棒把野獸打死的男兒,才是大山的男兒!”
這棒法是趙家祖傳下來的,無數趙家先人和野獸搏鬥之後創造出來的一十三路打獸棒,代代相傳,又在不斷地實戰之中改進新增,最終成為了一十八路打獸棒法,專門對付野獸,變化不多,更顯得粗俗許多,算不得上乘武藝,可是這是在大自然裡面磨練出來的最原始的戰鬥技巧,招招都是用來殺死野獸的,要是真的練出來了,不見得就比那些強悍的武藝差到哪裡去。
趙良的父親就是因此而死,進山打獵的時候欲著了一隻大老虎,退無可退,只好和大老虎捨命相博,搏鬥了一天一夜,活生生把那隻老虎打得五臟俱碎,筋骨齊斷,七竅流血,死的來了個慘,但是自己也因為損耗太大,受了重傷不治,撐著最後一口氣改進了打獸棒法的第十七招,隨即撒手人寰。
趙良當時只有七歲,從此發誓要打遍所居大山的所有老虎,為父報仇,所以日夜苦練打獸棒法,今年十九歲的他已經侵淫此道十二年之久,古樸無華卻非常實用的打獸棒法練得比爺爺還要好,要知道,爺爺當初可是能夠一人力敵兩隻老虎全身而退的猛人,趙良十五歲打死了第一隻老虎,接著以平均一年兩隻的速度往上漲,一座不高不大的山峰能有幾隻老虎?俗話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很巧,每一次趙良打死的都是一公一母……
四年下來四對老虎夫婦死在了趙良的手上,還有五隻老虎幼崽被趙爺爺救了下來賣掉了,就再也沒有老虎出現在大山裡面,就算是猛獸也很少涉足這裡,在它們的意識裡面,趙良比其他的猛獸都可怕,四年過去了,趙爺爺壽終正寢,趙良孤身一人忍耐不住寂寞,也打算外出遊歷,找個婆娘延續香火。
這些年來打老虎打猛獸所換取的錢財也著實不少,甚至有一年所屬縣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