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權力,這就是民主的開始。
到最後,或許商業的發展可以使得大唐達到廢除農稅的地步,要知道就是現代中國也是2006年才得以廢除農業稅,若是大唐,以這樣的人口基數和土地數量,或許真的可以達到那個地步也說不定,可是那樣需要的商業稅和工業產值,不是一般的多,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超過第一產業的產出,那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後的事情了,而目前的大唐,或者說以後的大唐,可以實現嗎?
“三原伯,下官不辱使命,不負三原伯之所託。”王元一臉冷靜的站在蘇寧身邊說道,蘇寧看了看王元一臉的冷靜,還有那依稀可以看出來的淚痕,蘇寧覺得有些好笑,但也可以理解,至於那些老農跪在地上跪拜神農氏和這所謂神田的行為,蘇寧也可以理解。
“你做的很好,王縣令,你還記得我之前和你說的嗎?你做到了我的要求,那麼我,也會兌現我的諾言。”蘇寧淡淡的說道。
王元先是一愣,而後是無法掩飾的狂喜,但是還沒來得及說些什麼,一聲嘹亮的喊聲便打斷了王元的思緒:“聖人至!”(未完待續。。)
一百一十一 三原縣侯(第一更)
其實蘇寧對於這個時期的某些稱呼很是不爽,比如這個稱呼皇帝的“聖人”,陛下用的倒也是不少,但是主要還是用在朝堂上和公文裡面,但使用在日常和口頭語上,還是這個“聖人”或者是“大家”用得比較多,至於皇上,只見於史書記載,沒有誰用在口頭上的,就好比宋代的“官家”,這也是皇權並未凌駕於一切的標誌,至於滿清王朝,呵呵呵呵……
但是把皇帝比作聖人,蘇寧實在是很難以理解,一個皇帝和孔老夫子有何關聯?喊一聲陛下算是尊敬,那麼喊聖人是否是太過拍馬屁了?聖人是不會犯錯的存在,而皇帝?不犯錯?中華幾十上百個皇帝哪一個敢說沒有犯過錯?還好意思稱聖人?
所以蘇寧寧願喊較為正式的陛下,也絕不喊聖人。
雖然心中腹誹,但是蘇寧還是在第一時間鞠躬迎接李二陛下的到來,話說李二陛下的速度可夠快的,這才多長時間就趕到了?感情自己前腳剛走李二陛下就緊隨而至?
但是說起來也是,土豆啊玉米啊雖然可以當做糧食,但是終究不是和米飯一樣的主食,做菜更好吃,但是水稻不一樣啊!那是米啊!一畝地九百斤啊!稻米可比麥子的口感要好!作為一個心繫天下蒼生的偉大君王,李二陛下當然要第一時間蒞臨指導,並且接受萬民敬仰。
這個時候蘇寧和一眾官僚很明顯是不用下跪的,百姓們不是奴籍,是平民。也不需要,鞠個躬就好了。上了年紀的老爺爺老太太也只是稍微鞠個躬,至於田地上的那一票顫顫巍巍的老爺子們壓根兒就沒挪動一下。那個年紀了,就是見到皇帝也不用行禮了。
李二陛下大喊一聲平身,直直的走向蘇寧,身邊的護衛們凶神惡煞的緊握刀鞘護衛著李二陛下,李二陛下這一次出行太過倉促,只帶了一隊護衛,這對護衛更是緊張了,要是出了一點點問題,他們可就不是死不死這麼簡單的了。
本來今天李二陛下的心情是頗為不爽的。主要還是那一日李愔的事情,李愔的惡名他是久有耳聞,他自己也很不明白,一個幾歲的小孩子為何會變的那般,惡行不止,頑劣不堪,比之他幼年更堪數倍,就是當初橫行霸道的齊王李元吉,也沒有這般的作態。
而他一母同胞的吳王李恪卻是那般的優秀。經常讓李二陛下覺得看見了小時候自己的影子,若非李恪不是嫡出,太子之位還是懸而未決的,因為李恪和李承乾都是那般的優秀。
但是這個李愔。實在是讓李二陛下惱怒不已,若不是自己親眼所見,他真的不敢相信一個小孩子竟然那般歹毒。竟然敢指使衛士公然對國家勳爵動手,這才幾歲?就這樣了。若是年歲再大一些,那還得了!怒氣沖天之下。李二陛下一巴掌把李愔打昏了過去,當然事後有些後悔,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於是那天晚上,李二陛下去了楊妃宮中。
這位前隋的公主,隋煬帝的女兒,因為自己的身份特殊,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安分守己的,連說話都不敢大聲,更別說鬧事了,當然長孫皇后管束後宮嚴厲,不存在欺凌后妃的事情,而楊妃長子李恪也是非常安分守己的,繼承了楊妃全部的優點,只是這個李愔,實在是讓李二陛下大失所望。
五歲!五歲啊!就敢把宮女的衣服扯破,六歲就敢指使宮中衛士攻擊勳爵,這得是何等的沒心沒肺才能做出來的事情?本來以為這一次下手有點重,還稍微有些愧疚,也覺得李愔應該會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