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部分(第2/4 頁)
候,他們才知道損失有多麼嚴重,多麼慘重,短短的三天,居然有那麼多人死亡,那麼多人失去性命,起義軍再一次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一樣沒能攻破城池。
沒有云梯和井闌,這種進攻又有什麼意義?城門早就被下令堵死,他們無法摧毀城門進入城池,蘇寧使用過的招數他們無法使用,也沒有原料可以使用。
所以,在大唐軍隊還沒有趕到的時候,這些起義軍在慘重的損失中一步一步蹣跚而行,居然也就學會了如何攻城,雲梯出現了,撞擊城門的滾木誕生了,都是他們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法則,靠著這些,他們居然第一次登上了城牆,第一次給予了守城官軍重大殺傷,儘管他們所付出的代價更加慘重一些。
城池越高,攻打越難,登雲梯進攻計程車兵所需要冒的風險就越大,沒有別的理由,不說恐高症了,就說那麼長的一段距離,誰能安然無恙的弄完?萬一一個不好被人家看到了,一傢伙就把雲梯頂翻掉,死的可不僅僅是一個人,一架雲梯上攀登的也不是一個人,加上雲梯質量上的缺失,所以,義軍損兵折將,一天之內陣亡上萬。
恐怖的損失比例,但是他們卻必須要接受,他們把城池團團包圍起來。不讓官軍有任何突圍的機會,不過似乎官軍也不打算突圍,只是守城,沒有別的想法似的,這讓義軍多少有些鬱悶,比起毫無經驗的攻城戰。他們更擅長可以以多打少的野戰,也更喜歡這樣做,這樣做的勝率更大。
當然了,義軍首腦們雖然每天都調集兵馬攻打城池,可是過大的傷亡比率實在是讓他們難以接受了,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慾,都吃五穀雜糧,誰願意把自己的人馬全部打光。然後等著別人享受勝利的果實?誰也不傻,能當上一方義軍領袖的都不是一般人,所以不論是誰,都不願意傻傻的讓自己人送死,讓自己失去力量,間接的成就了別人。
於是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迅猛攻擊之後,他們的進攻居然停止了,只剩下圍城。不再攻擊,誰也不願意做冤大頭。於是每一個人都不願意做冤大頭,於是大家都不做冤大頭,就沒有人攻城了,沒人攻城的直接後果就是義軍之間反而開始了小規模的摩擦,並且漸漸有擴大的趨勢。
老將軍得知之後不由得哈哈大笑,說這些人果然是烏合之眾。正是因為這些烏合之眾,我們才有勝利的機會,本將所料不差,這些所謂義軍果然是因為想儲存實力才會這樣圍而不攻,因為伊薩姆的關係。又在相互扯皮,所以產生摩擦,果然是烏合之眾,等再過一段時間,這些人肯定會爆發大規模的內戰,哈哈哈哈,我們就有機會了,我們就有機會了,天不亡我國!
之後幾天的事情發展也的確隨著老將軍猜測而發展,城外的烏合之眾們開始了具有規模的相攻,內亂開始了,城上的守軍躲在城上笑眯眯地看著精彩的真人戰鬥,顯得特別高興,一邊笑一邊還在不斷的歡呼雀躍,為這些人的自相殘殺而感到愉悅,不愧是烏合之眾,根本不成氣候,一時的成功掩蓋不了這些目光短淺之人的卑微!
波斯皇城下越來越戲劇化的同時,蘇寧對於李二陛下遇刺一事的調查也有了進展,主要的緊張就是基本上排除了府中有家有室的下人們的嫌疑,他們被確定是沒有犯案嫌疑的,最近一段時間的府門進出記錄也顯示並沒有人在夜晚離開蘇府,而白日裡離開蘇府的下人也都有正當的事情,從時間上來判斷都是合理的,他們也各自有各自的家人在長安城或者是周邊縣府,沒有仇視蘇家和皇帝的理由。
顯然,下人們是沒有嫌疑的,至少那些有家有室的下人們是沒有嫌疑的,至於那些無父無母或者是家鄉甚遠的極個別下人,也有人專門去偵察,至少要確定家鄉籍貫,一個人只要他心中沒有鬼,他就不會說假話,胡編亂造自己的家鄉籍貫,徒惹懷疑,從這一點上也可以試著排除一些人,發現一些嫌疑之類的。
當然了,這需要時間,蘇寧相信小夏子可以辦到,他一定可以辦到。
至於另外一個絕對信任的人,蘇寧對崔孝義也給予了厚望,希望崔孝義也可以查出一些事情,讓他可以安穩一些,這些日子長安城的流言不斷,朝廷裡面沒有明確處分的訊息傳出,但是似乎有人很希望看到蘇寧在這件事情上栽跟頭,李承乾的壓力好像也很大,太上皇李世民雖然公開宣揚這件事情是卑鄙無恥膽大包天的小人所做,和皇帝沒有關係,但是,這個時候說這種話,似乎沒有什麼說服力。
說到底,這種事情又如何是嘴巴可以說得清呢?一萬個人眼裡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蘇寧早就不在乎流言了,而且這種流言對於蘇寧來說沒有實質性的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