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2/2 頁)
卻要向人低頭,這是何等的屈辱啊。
劉協說的很是激動,但是沒發現他前邊的劉馮的臉色一變,神色也有些變了。
劉馮看著天子劉協那麼激動的摸樣,就似乎是初嘗禁果一樣的亢奮,再算算時日。劉馮就猜測,劉協可能是做了一次大事。
就是坑爹的衣帶詔。
劉協呢。在劉馮的心裡還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的,在如今曹氏大,而劉氏弱,朝不保夕的情況下。
他不求向曹氏搖尾乞憐,而是積極奮鬥,甘冒被殺的危險,聯絡董承,王服,吳蘭等大臣,謀誅曹操。
這是非常具有膽略的行為。
但奈何形勢比人強。
先不說董承這些人實在不是密謀的人選,最後密謀被洩露了。導致了以董承,王服為首的最後擁護漢室的勢力被連根拔除。
這是劉協這一生最慘痛的損失。
再說,即使密謀沒有洩露。有機會會成功嗎?誅殺曹操?靠城外董承的五千兵權?難道不見,城內還有三萬常駐精兵,由曹操的心腹所掌管。
什麼是雞蛋碰石頭,這就是雞蛋碰石頭了。
以董承討伐曹操,這實在是太失策了。
要是劉馮是主謀,肯定不會這樣。曹操,他在護衛眾多的時候,是如今權勢赫赫的大司空,三公之一。
但是在上早朝,一人的時候,也不過是個匹夫之敵。
只要籠絡一二心腹,伏兵在外,就能幹掉曹操。還不如這樣痛快一些呢。當然,這樣做,也是會有很嚴重的後果的。
若是在宮內殺掉了曹操,最後曹操的那些部將們肯定是憤而起兵,到時候。劉馮這條小命肯定不保了。
不到萬不得已,劉馮是不會勸劉協這麼幹的。
再說,就算能保全性命,但是曹操死後,袁紹坐大,一樣是個亂世賊子。
但是不管怎麼說,劉協的衣帶詔,劉馮是不贊成的。需要阻止。但怎麼阻止呢?難道就直接說出口?
現在表現大智若愚是好事,但若是真脫口說出衣帶詔的事情。沒準劉協會大叫一聲妖人,然會把他拖出去砍了。
未卜先知的事情,是不能說出口的。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