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出口加工自由區和休閒旅遊集散基地、生活居住配套基地;其次,提出“三個先行”的開發次序,即規劃設計先行、基礎設施先行和生態環境先行;其三,確定“兩大主導”的開發階段,即2008…2009年以基礎開發為主的階段和2010年以後基礎開發和功能開發並舉的階段;其四,採用“三個拉動”的產業發展模式,即休閒旅遊拉動、金融貿易拉動和生活居住拉動,最終推動模里西斯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成為真正的非洲門戶。
在和模里西斯政府交流的過程中,工作室提出的海外特區設想讓模里西斯政府非常興奮,所以在我們提出應該給這些中國投資者毛國護照的時候,總統先生非常痛快地答應了。為了吸引中國企業家來投資,模里西斯政府還調整了相關政策,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法規,包括金融政策、教育政策、實行落地簽證等,合作區平臺的含金量大幅提高。
模里西斯總理拉姆古蘭對該合作區寄予厚望,他表示希望透過這種特別的合作方式,使該合作區成為中國經濟特區經驗在非洲的試驗田,成為中非友誼與合作共同鑄就的新的豐碑。他說:“20年前,中國打造了一個特區深圳,為後來的改革開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今天,我們在模里西斯打造這個經貿合作區,也希望它能夠成為‘中國首家海外經濟特區’。”
。。
過河卒子大過車
好事多磨,正當模里西斯天利經濟貿易合作區得到中毛雙方高度認同,準備開始奠基建設的時候,一場幾十年未遇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球,這對以外貿起家的天利集團來說是個嚴峻挑戰。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外貿出口量一路下滑。國外市場風聲鶴唳,原來有投資意向的企業紛紛調整戰略,轉向國內市場,天利合作區的招商工作遇到極大困難。再加上天利集團的民營背景,在爭取國家發展銀行甚至中非基金的貸款方面也遠不如國資背景的運營商,貿易合作區的建設放慢了腳步。
山重水複,柳暗花明。雖然遇到困難,但是模里西斯天利經貿合作區就像一塊美玉,即便是初露雛形,卻已經煥發出掩飾不住的光芒,它的戰略價值決定了它不會被埋沒。作為中非戰略合作的一種全新模式,模里西斯天利經貿合作區得到了中國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
2009年初,*主席出訪亞非五國,將最後一站放在了模里西斯。國際上高度關注*主席的此次出訪,這次加強中非傳統友誼之行在一些西方媒體眼裡變成“搶地盤”,甚至“奪資源”的動作。雖然西方媒體也承認,胡主席訪問的非洲四國“既非能源大國,也非經濟富國”,指責“中國在非洲只尋求利益”的說法並不成立。
正是由於西方國家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與非洲的合作,所以建設一箇中非合作的樣板意義非凡。模里西斯天利經貿合作區具備成為這樣一個樣板的潛質。它能夠對接雙方的國家戰略,對於兩國甚至中非之間的合作都極具意義,所以胡主席在出訪前曾親自過問模里西斯天利合作區的發展情況。
在與胡主席的會談中,毛國總理拉姆古蘭強調,中毛天利經貿合作區已經成為模里西斯的一個夢想。他們看到中國過去幾十年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希望能夠藉助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的經驗和中非深入合作的機會,幫助模里西斯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因此在2006年的中非峰會上,與中國政府達成了這一合作專案。經過長達兩年的籌備和運作,目前戰略思路已經清晰,未來的合作區將成為毛國一座極具活力的新城。
會談中,*表示,中方願同毛方攜手努力,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容,推動兩國友好合作關係進一步發展。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共同開啟了中毛友好新時代,建交37年來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合作關係不斷鞏固和發展。政治上兩國相互信任不斷增強,雙方在涉及各自重大利益的問題上一貫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援。經濟上兩國互利合作不斷擴大,雙邊貿易逐年增長,在勞務、工程承包、農業、投資、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文化上模里西斯是第一個設有中國文化中心的非洲國家,雙方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民間交往更趨活躍。在國際事務中,中毛保持了良好的溝通和合作。
*指出,在國際金融危機繼續擴散和蔓延的形勢下,中毛兩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有必要加強互利合作,共同應對挑戰。為此就發展兩國關係提出了五點建議:一、保持高層交往勢頭,加強兩國政府、立法機構、政黨、地方友好往來,增進政治互信。二、建立更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