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這聯頗為生動,看來是建國後做的了。
戲臺前是一對石柱旗杆,東西各一,東邊旗杆有個日字,西邊旗杆有個月字。象徵日月吧!每個旗杆上裝有兩個做工精細、雕刻優美的方形石鬥,高聳的日月旗杆上面刻著一副對聯。“調元德普神恩遠;保赤功巍惠澤流。”
經過了日月旗杆後,再走幾步轉過身來就能看到由兩個並排的戲臺和過道戲臺組成的品字戲臺了。東臺前石柱聯“前緩聲後緩聲善哉歌也”;“大垂手小垂手軒乎舞之 ”,有道家的意味,講音聲的曼妙,舉手投足的婀娜,充滿視覺的動感。西臺前石柱聯“空即色色即空我聞如是”;“畫中人人中畫於意云何?”就有了佛家的禪意了,是說人生如夢如幻,戲演人生,人生如戲。西臺內柱木刻聯為“世事總歸空,何必以空為實事;人情都是戲,不妨將戲作真情。”可以想象當年三臺齊演共賀后土聖母的盛大場面啊,只是乏於修繕保護,戲臺飽經風雨侵蝕,破敗不堪,寫滿的是人世滄桑。
在品字戲臺前,長著一對蔥鬱青翠的柏樹,樹冠相望,呈現一派龍騰鳳舞的景象,構成了一幅空中“龍鳳呈祥圖”。這裡的人們親切地稱它們為“龍鳳柏”。
再往前看到東西五虎殿。這兩個殿很特別,沒有門窗,像個過廳,東五虎殿的楹聯寫的是“獄府稱大帝,脽宮為御林”。西五虎殿的楹聯寫的是“在世扶蜀五虎將;歸天護脽一殿神”。“五嶽大帝”和“五虎上將”這些威名遠揚被人們設壇祭祀崇禮的人物,在後土祠內立身手持兵器精心日夜守護著他們崇敬的后土娘娘了。
接著過了兩米高的方形祭壇,到了獻殿。獻殿前的楹聯為“香菸滿繞切祈浩浩神恩遠;祖鬥雜陳誠願悠悠福日長。”獻殿東西山牆有四個磚雕門額,每額兩個篆字,一曰履平,二曰蹈和,三曰虔恭,四曰寅畏。
正殿東北是一面蕭牆碑,碑分四石。上面是當年宋真宗親書的《汾陰二聖配饗銘》。記述了他繼先代帝王祀效封禪之先例,應汾陰吏士紳民的籲請,親率官員,在汾陰后土祠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並盛稱二聖(即他的伯父、父親)的功德,將其配饗於後土祠受祀。
到正殿了!正殿的簷下掛滿了詠頌后土娘娘母德的匾額。正殿楹聯極有情致,刻的是“千秋共頌神德千古恩千古,萬眾同尊后土萬榮後世萬榮”。跨入正殿,看到后土娘娘了,她神態祥和的坐在正殿中間,似慈祥的母親在那靜候著兒女的歸來,讓人心中充滿了溫暖。她的身前立著是兩個神采奕奕的童男童女,兩邊立著兩個女神,那兩個女神,一位懷抱嬰兒、一位手拿草藥,這些都是替娘娘送子到人間、醫治人間疾苦,保佑世人平安的助手吧,整個殿裡的氣氛很親切。殿內的紅漆木柱上刻著一幅對聯:“後配六合之天,至聖至尊,聖德自應崇代代;土為萬物之母,資生資育,世人所以稱娘娘。”這副對聯是個藏頭聯,兩聯的第一個字分別是後、土,深蘊著人們將大地視為母親、將母親視為大地的至情至理詮釋。
告別了后土娘娘後,我們來到秋風樓,秋風樓是因辭而建,樓因辭建、辭因樓傳,二者相輔相成,名揚天下。
秋風樓共三層,結構玲巧,形制勁秀。它是磚木結構,十字歇山頂,樓高米,下部築以高大的臺基,東西穿通,其上各雕橫額一方,東曰“瞻魯”,西曰“望秦”。正面門額嵌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嗣”石刻圖,線條流暢,形像清晰。
走進樓門迎面而來的這個磚砌祭壇即“掃地壇”,從當年軒轅黃帝來此祭祀后土,歷代帝王中眾多帝王都承襲傳統,重視祭祀后土,甚至言建邦國先告后土。因此今天我們才能看到這后土祠。只是元代京城立在北京後,帝王們就不曾來過了,明代在京城設天地壇祭地後,后土祠成了民間祭祀后土的場所。
秋風樓每層都有《秋風辭》碑。其中二樓的石碑,前半部分是用楷書寫的《秋風辭》,後半部分記載了秋風樓第三次的遷建過程。讀著碑文,不由的對這裡人們文化傳承的自覺性肅然起敬。
三樓正中央豎著就是元朝大德年間刻的篆體《秋風辭》石碑,被稱為秋風三絕碑,是因年代久遠,書法俊逸,帝王佳句?
順廊憑欄遠眺,不覺轉到西邊,極目處是一條長長的光帶,那是黃河!說起來汾河水就是在這裡匯入黃河的。現在因為黃河水倒向,汾河水又小了許多,黃河與汾河之間相距很遠了,以前黃河水和汾河水在這裡連成一片的。唯有那般壯闊的歸流場面才會讓那位雄才大略的河東女婿有感而發,吟出千古絕唱吧。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