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的,可調查組還是堅持認為,“群眾”關係這樣差,如果提起來以後矛盾大。趙志國也奈何不得。化工廠的領導是縣管幹部,他趙志國說了不算!
“我始終認為,何大福的工作能力、政治表現都很好,是我縣工業戰線上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文化雖然不高,但實際工作能力很強;他的缺點雖然也不少,但他的主流一貫都是很好的。我們現在強調群眾關係,這話不錯,但也要看是什麼樣的群眾關係。我們應當怎麼搞群眾關係?難道那些一團和氣的老好人和什麼大事也幹不成的幹部叫群眾關係好嗎?我們現在是選能人,不是選好人。何大福是個幹才,金箔廠是個難關,攻難關你不找幹才找庸才,行嗎?古人說,聞鼙鼓而思良將。金箔廠這塊硬骨頭,除了何大福,你們說還有誰能啃?”萬慶彪有點激動,忍不住又感慨起來。
縣委書記朱有才一邊聽著萬慶彪的情況分析和想法,一邊進行著反覆思考。萬慶彪是縣長,他的意見應當尊重,再說萬慶彪對何大福的很多看法也有道理;其次,金陵金箔廠誰也沒有推薦出第二個更合適的人選,老定不下來怎麼辦?再者,這次決定何大福去金箔廠任職,也不屬於提拔,何大福原來就是縣屬廠中層幹部,到工業局所屬的金箔廠任一把手是平級調動,不違背中央關於幹部“知識化”的精神。於是,朱有才當場表態:“我同意萬縣長意見,調何大福同志到金箔任黨支部書記!”
書記表態,其他常委個個跟著表態:“沒意見!”
會議決定,由萬慶彪和工交黨委書記、工業局長明天就找何大福談話,宣佈縣委常委會的決定。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黨叫幹啥只能幹啥(1)
何大福對於縣委常委專題會議定下他去金箔廠任職的事,完全矇在鼓裡。他認為,他不能沒有化工廠,化工廠也不能沒有他。第一,他在化工廠已工作生活了二十年,化工廠是從一個墳堆上建造起來的,一草一木他都情深似海。他早就立志要把一生獻給化工廠,想走的話,早就走了;第二,他對化工廠近2000名員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他們叫什麼名字、多大年紀、什麼文化、有什麼特長技能、家住哪兒,家裡有什麼人、經濟狀況、政治背景,他是“活檔案”,企業能少了他嗎?第三,他主抓的職工生活蒸蒸日上,為此他付出了全部精力和時間,他一走,別人會像他一樣用心嗎?第四,“多年媳婦熬成婆”,他陪伴好幾任企業領導,為他們當秘書、辦雜事,鞍前馬後,如今到了“三十七八,等待提拔”的年齡,排隊也要輪到他擔任廠級領導了。所以,何大福近來一直等待著組織的安排:提拔自己擔任化工廠黨委副書記或者副廠長。他早也考慮過,如果真的當上了,他將如何更加努力幹好這樣、幹好那樣。
前一陣子,縣委正在研究各單位班子,其中也包括考察他。他###異常。他想,自己在化工廠二十年,“一不貪汙,二不腐化,三不投機倒把”( 當時幹部標準口頭禪 ),工作一貫表現積極,又為廠裡做了這麼多大事實事,考察不可能不過關。然而考察結果,他突然側面得知不少領導幹部對他有意見,他心想還不是因為煤球車間抽人造成的嗎?相信縣裡也會正確對待,不可能只聽一面之詞吧!可是,縣裡來宣佈廠領導班子時,名單上真的沒有他,而那個後任政工科長卻榜上有名。何大福當時懊惱得眼淚直往肚裡咽,左打聽右打聽,才知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群眾關係有問題,二是文憑太低,只有小學文化!啊?如果是這個問題,他何大福有什麼話可說呢?!他確實只進了個小學的門啊!
1960年5月,何大福被解放前打漁飄蕩定居在江南省金東縣的叔叔何開富領養。經過幾個月的調養,餓得皮包骨頭的他漸漸恢復了元氣,叔叔又送他繼續讀完小學六年級。天資聰慧的他順利讀完小學課程,並以良好的成績考入縣中。這就到了1961年底了。那幾日,他整天連蹦帶跳,興高采烈,為自己能考上中學###異常。因為在他們家,爺爺父親都是文盲,媽媽也是文盲,父母在沒生他時抱到家裡來的一名“帶弟”姐姐也是文盲,後來生下的妹妹還是文盲。父親在世時,夢寐以求只希望他這個唯一的男伢子能成為讀書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父母雖然念不準這句話,可這朦朧的含意他們懂。“世上三行苦——打鐵、下魚、磨豆腐”,他們家世代以打漁為生,父母希望從他開始走出苦行當。今天,他不負家族之望,終於考上了初中,實現了父母的夙願。雖然他們不在世了,可他這幼小的心靈深處,能不感到無比的喜悅嗎?
誰知,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