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往前進。
二弟這麼擔心自己,這已是無憾,不能讓別人以為二弟徇私。
誰知胡廣彷彿知道他是這麼想的,馬上又在那邊環視著眾人說道:“不拋棄,也不放棄,這一直是我堅持的。只要是我們叫天軍的人,不管是誰,都是這個原則。明白麼?”
這如果是胡廣第一次提,可能有人未必信服,覺得胡廣是為了他哥才這麼說的。但正如他所說,這不是他第一次說並做的。
王黑子作為第一個受益人,再次聽到這個說法時,胸中還是湧出一股激動。當即大聲回應道:“明白!”
跟隨胡廣前去延安府的護衛,此時差不多是各個連長,也都聽說過,知道公子言出必踐,當即也是大聲回應:“明白!”
其他人則稍微落後了一點時間,不過也都跟著大聲表態明白。
以胡廣的地位,以他的威望,憑胡寬的身份,不說他曾經的貢獻。直截了當地說就只為胡寬如此,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但胡廣一直堅持這麼說,卻猶如黑洞一般,在吸取周圍所有叫天軍將士的心,牢牢地使他們團結在叫天軍這個集體中。
胡寬看到這個情景,便也不再說什麼,就聽二弟安排了。
前往草原上的這個事情重要且急迫,雖然還有半個月就要過年了。但胡寬和烏蘭兩人第二天一早就離開依依不捨地丫丫,冒著嚴寒出發了。
為了儘可能的安全。胡廣給大哥安排了一個班的同伴,每個人都是騎術卓絕,並且一人雙馬。如此一來,只要不是特別的危險,應該都能避免。
這不但關係到大哥大嫂的安危,也關係到叫天軍的未來。如果能少一點出錯,自然是最佳的。
如果早個一百年前,可能叫天軍去到草原上,危險性還是比較大。可到了明末這個時候,卻已有不少對策可以針對草原騎兵了。
在送大哥大嫂上路後。胡廣馬上調整資源,為可能的草原之行做針對性的準備。
再說明軍連夜往榆林退去,等最終回到榆林的時候,竟然減員了一成。
要說起來,其實明軍當時死在府谷城頭的炮火下也沒多少人。更多的是因為嚴寒的天氣,又沒有充足的準備,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這次的出征,可謂是偷雞不著蝕把米,每個將領的家丁都有損失,自然每個人都不會有好心情。
但心情更壞的,其實是一直滿心期待捷報的延綏巡撫張夢鯨。他的報捷文書都已經寫好,自傢俬庫也騰出來了,結果卻是這麼一個結果。
就算你是青年才俊,就算你當初說得頭頭是道,現在卻是這麼一個結果,張夢鯨冷著臉讓洪承疇在寒風刺骨的院子裡硬是站了半個時辰,才傳見了他。
洪承疇也是有城府,知道張夢鯨會對自己不滿,被他這麼一罰,卻硬是沒表現出一絲不滿,反而很熱心地站張夢鯨角度上分析這場戰事。
等到最後,洪承疇才莊重地說道:“中丞,由此可見,那叫天軍的賊首有本事,有野心,如果不趁早除之,後患無窮。”
說到這裡,他偷看了眼張夢鯨的臉色,看到他在沉思,便繼續加勁道:“那叫天軍的賊首是在您的地界聚眾造反的,就算他以後躥到了別處,朝廷也是會追究的。”
不要說以後,前不久那叫天軍跑到山西去劫掠,朝廷必然也會給自己壓力,否則自己也不用急著想解決他們。
可那叫天軍不但有火炮,還知道怎麼用,按照洪承疇的說法,甚至比他見過的官軍,還要會用!這樣的府谷縣城,可如何打得下來?
他如此想著,便拿眼去瞧洪承疇。
“中丞,下官有良策,絕對能除此獠!”洪承疇又那會不知道那眼色的意思,馬上就稟告道。
雖然他說得很有把握,很肯定的樣子,但張夢鯨卻是將信將疑的神情,並沒有像以前一樣他一說就信了,只是微微點頭,示意他接著往下說。
洪承疇也不以為意,當即給他出謀劃策道:“其一,派夜不收盯著府谷縣城,不讓他們有出城去劫掠的機會。”
這個可以有,張夢鯨聽得點點頭。
“其二,等到了明年天氣轉暖,下官又有上下兩策能對付府谷賊軍。”洪承疇說完之後,停頓了一下。
“不要藏藏掖掖的,有什麼就說什麼,本官還有一堆事要處理呢!”張夢鯨一點不配合,有點不耐煩的說道。因為他聽剛才洪承疇的語氣,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他心裡很不愉快。
洪承疇一聽,心中微惱,卻也不敢表現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