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們的產品被一部分廠家所接受,漸漸地開啟了一些銷路,他們的生意基本穩定以後,他們還共同制定了一個做生意的原則,就是:“以質量和誠信為本,多做事為上,利潤為次,促銷與代銷相結合。”這個原則讓很多廠家認可了他們的做人原則和做事原則,也逐步得到了很多廠家的信任,生意也有所好轉。
有時他們除了共同商量生意上的事外,還在一起探討很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那時的生意場上,很多人為了謀利,不惜一切代價和手段,有的人只考慮眼前利益,甚至只想到如何把錢賺到自己的腰包,根本不考慮別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損害,這就造就了生意場上某些人的人性的扭曲,加之當時國家對市場管理的不規範,很多人只想到如何鑽國家的空子,只想到怎樣把國家的錢變為自己的,失去了原則和信念,國家的利益被當作了一個大蛋糕,很多人在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瓜分,在當時的中國社會現實裡,很少有人會以誠信做事,他們沒想到這是人立足的根本,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政府和機關是這樣,一個國家更應該這樣。
有一天晚上,晴江想起了《論語》裡的一段話,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何也。大車無軲,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他把這段話講給王暉聽,並問他對這段話是怎樣理解的?他回答說:“在中國幾千年前,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孔了,就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就像一張車沒有輪軸,怎麼能讓它走得順當呢?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沒有誠信,一個政府也像這樣沒有誠信,一個國家同樣也是這樣沒有誠信,那麼整個社會是什麼樣呢?還不都亂套了?你說是嗎?”
“是啊!可現在的社會現實就是誠信消失的萌芽,你不覺得嗎?不但人失去了誠信,連有的政府和機關也沒了誠信,他們學著生意人的這些觀點,變著戲法的把政府的錢變為自己的,有的為了自己升遷的需要,不惜一切代價的在花人民的血汗錢,建民心工程,改造城市居住環境。這樣做讓他們政績有了,工程有了,升遷的機遇有了,錢也花光了,花光了又怎麼樣呢?貸款繼續他們的這些工程,這些都是為了他們的私利,有很多的政府和機關虧空了,可還在吃喝玩樂,幾年下來吃喝玩樂的錢,是幾屆政府的財政收入,這些剛萌芽的東西沒有被社會和統治者們所重視,以至導致了很多的社會惡果。這些有人管嗎?沒有,這些有人問嗎?沒有,還說中國是一個監督檢查機構比較健全的國家,什麼紀委、監察局、檢察院、審計局,可這些都沒人去監察,去審計。慢慢地人們也習慣了讓這些坑害人民的醜行的存在,人們的社會責任感也漸漸地消失了,沒有人會去揭發,沒有人願意去得罪人。”晴江發牢騷說。
“你說的就好比是人的一種習慣,習慣對人和物體都有一種慣性,我認為,好的習慣對社會和人都是有益的,而壞的習慣卻對人和社會都是有害的,它會讓人的信念消失,意志破滅,失去原則,它雖然給人一種不斷向前的力,也會引導人不斷的向前,可這種力不是一種推動力,而是一種對社會和人的阻礙力,說明白點,你不覺得它就是一種對人和社會的一種道德、品質破壞力。”王暉說。
“你的觀點上升到了一種理論,用慣性力來比喻人的這種習慣,太恰如其分了,剛好能說明現在的人和社會現實,只是我們不能學他們,我們必須堅守我們的原則和信念,我相信將來的一天,會有人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晴江說。
他們有時間的時候,就喜歡在一起談論生意之道和做人之道,兩者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及怎樣把這些同他們的觀點結合起來,從中得到很多的啟發,更好的把這些啟發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
與此同時,他們的生意經過了一年多,也變得越來越好,到了年底,經過核算,純利潤達到了八十多萬,他們兩個都感到特別高興,這是辛勤努力的結果;他們一起去一個很豪華的飯店搓了一頓。這一晚,他又和王暉去一家豪華的酒店每人找了一個女人過了一夜,他的身心有這種渴望,這種生理的慾望讓他不時的會想去找個女人過性生活,每當釋放過後,又覺得心靈有一種飄零的感覺,沒有歸宿,只有一種無言能語的失落,這種失落感讓他覺得恐懼,也由此產生一種孤獨和寂寞,它害怕他這一生就這樣重複著這樣的日子。
第四十六章 結束飄零(2)
到了過春節的時候,他們發了一點獎金給工人們。在晴江看來,自己雖然是老闆,但所取得的這些利潤不是他們兩個所能達到的,這些員工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說句實話,每個人都在創造價值,有體力的、腦力的,如果一個人真想把事做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