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向裡面湧入,老馮親自把那個劉爺請到一處桌子上,張宣凝連忙快手快腳的上前,把桌椅再擦擦,然後就把三籠包子送上,連半刻也沒有讓那個劉爺等著:“劉爺,您請用。”
“恩,幾天沒有見,這個夥計乾的還不錯嘛!”劉爺隨口說了一句。
“是我小婆娘,從河上救上來的,想不到幹活還算利落!”老馮滿臉是笑,這個劉爺,可是得罪不得,店裡能夠賺點錢,全靠他籠著呢,如果不是有點親戚,哪有這樣的好事?每天三籠包子早餐,三籠包子夜宵,就可以打發了?
其它的客人也來往不斷,現在大婦只要收錢了,其它的什麼也不幹了,而其它的三人,都忙的團團轉。
這裡的包子是一籠八隻,每籠十五文,三籠就是四十五文,但是如果單個賣,就要一隻二文錢,進到店中的人都是吃整籠的,外面的零賣的,貞嫂託著一籠熱氣騰騰的菜肉包交到鋪前時,見得老闆和老闆娘在裡面忙的團團轉,就以非常快的速度,執了二個包子,塞到了跟著出去幫忙的張宣凝手上,低聲說著:“吃吧,我知道你沒有吃飽,你們吃的粥太薄了。”
張宣凝快速的抓起一個包子,往口裡塞去,含糊不清道:“貞嫂,你真是一個好人!”
他的確餓了,這可是非常忙的活,每天要幹到深夜,早晨太陽沒有出來就必須起來作準備。
快速的吃下二個包子後,他又到裡面去幫忙了,要把崔寒換出來,他也有份,張宣凝心中清楚,如果自己吃獨食的話,崔寒絕對會告密,這無關其它,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隨手又應了一聲,拿起二籠包子,進了店中,向崔寒打個眼色,崔寒輕聲歡呼一下,連忙退出人群,到外面幫忙去,順便享受著他也應該有的二隻包子。
都是十四五歲,都在長身體,當然食物需要很大,薄粥根本不能滿足。
包子的確美味,客人也很多,直到上午辰時後,吃早餐的人群才慢慢散去,老闆和老闆娘已經滿意的清點著今天的收入了。
在老闆和老闆娘,將所有的錢都清點完畢後,可是稍微休息的時間了。
太陽近中午了,包子店雖然不提供午餐,但是也有一些人坐著喝茶,或者有幾個人弄點包子和小酒,不過,這都是附近認識的人。
自古以來,這種地點就類似於客棧,是天下間訊息傳的最快的地方,幾個一看就知道跑碼頭,甚至是類似小幫會分子的人,就在那裡吹了起來:“你知道嗎?司徒大人造反了,不過又被朝廷平了下去了。”
“哎,今上二徵高麗,司徒大人就在六月裡造反呢,使今上不得不回師,功虧一簣啊!不過,聽說死了,就在上個月,八月啊!”
對於平常人來說,這些議論就好象是在聽說書一般,但是張宣凝卻注意的聽著,來了這裡半個月,他也知道這是隋朝了,聽見的話,仔細和歷史考究一下,就知道現在是大業九年九月,畢竟病床上,幾年書,不是白讀的,何況因為喜歡大唐雙龍傳,他還特地讀了隋唐史。
如果想的沒錯的話,這個司徒大人,就是楊玄感吧,家世顯貴,朝臣中多其父故吏,又見朝政紊亂,義軍星羅棋佈,遍及全國。玄感見有機可乘,於六月三日率兵據城,開始造反,又於八月初,死於葭蘆戍。
第一卷 揚州亂波淺淺起
―第一章 … 醒來(下)―
“哎呀,你們啊,多吃點包子,少說這些事情啊,少說這些事情吧!”老馮卻不喜歡聽見這樣的事情:“我們小民,還是少說這些事情啊,別給公差聽見了,還有,小張,別聽了,和我一起去買菜!”
“好的,老闆!”張宣凝連忙應了一聲,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力氣很大,比得上成年了,可搬上百斤東西,這也是為什麼老闆會收留他的原因,因此要是買菜,搬東西,經常叫我去。
跟著老闆出了店門,城內共有五個市集,其中又以這裡面向長江的南門市集最是興旺,提供各類繕食的檔口少說也有數十間,大小不一,乃準備到大江乘船的旅客進早繕的理想地點。
而城門於卯時(北京時間5點到7點)開啟,與酉時關閉(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張宣凝凝神觀察,只見大批工人來往碼頭,出入南門,這碼頭在城外,隨著工人來往,昨天抵達的舟船上的貨物,不斷卸下碼頭,送入城來,一時車馬喧逐,人群來往不絕。
而長江碼頭之上,船隻林立,東下長江,竟然和倭國、琉球及南洋諸地有貿易聯絡,看到這些,張宣凝略皺眉。
雖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