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還是使他們大為佩服,不知不覺中,對張宣凝的信賴又增進了幾分。
談明之後,他就直接回去,這時已經是夜中了。12dc7de
到了家中,沒有多少時間,鄭單就進來了,古時睡的很早,因此鄭單進來的時候,還是睡眼惺忪,衣服有點不整的樣子。
“石大人,這樣晚,叫我何事?”鄭單拱手作禮。
“鄭先生機會來了。”
“哦,何有此說?”鄭單頓時眼睛一亮。
張宣凝也就把上面的命令說了一下,鄭單默默的聽著,眼神不時變幻,等說完了,才唏噓說著:“安川縣縣令,原本是戴可通兄,我曾經見過,想不到就死於此地呢!”
“是的,縣中政事,我甚是不明,先生雖然無法直領官職,但是也可為我代理,若是完成此任,就有功勞,以示折罪,先生覺得如何?這可是一個機會,以免將來蹉跎歲月。”
鄭單起身,深深行禮:“石大人真是有心,你放心,政事都由我來為你管理,讓大人能夠早日成功。”
“甚好,你去辦事,就把那群傢伙帶上吧,使喚差譴,也可以辦得事情,晚上再讀點書,識點字好了。”張宣凝漫不經心的說著。12dc7de
而鄭單也就應了。
再說些話來,送著顯的有點激動的鄭單回去,這人心不在我啊,張宣凝多了許多感慨,自己現在招募這等人才,卻是遠了,不過,能夠讓這批小傢伙,跟著辦些差事,才是目的。
其實真正論來,一縣之長不過是空談,下面小吏才是真正辦事的人,才掌握實權,能夠跟他們學習,哪怕幾個月,對未來也有不可估計的好處。
第二卷 一刀轉戰三千里
―第三十八章 … 殺李―
川縣,地處西緣,戶口三千戶,算是下縣。
自長安出發,一路行進,用了八日功夫,就已經到達了安川縣境內,此時又已經是六月初了。
經過了鄭單提點,他才真正清楚隋朝的地方官制,隋文帝楊堅接受了楊尚希的建議,按照“存要去閒,並小為大”的原則,於開皇三年對地方行政機構進行了大規模的精簡整頓,把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二級制,罷天下諸郡,以州直接統縣。州設刺史,縣設縣令。縣下五家為保,五保為閭,四閭為族,分置保長、閭正、族正,進行嚴密的控制。
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制度的一項重大措施,是完全廢除了漢代以來州郡長官可以自行闢署置僚佐的制度。這樣就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
隋煬帝大業三年又易州為郡,地方官制變成郡縣二級。
原來,縣令其實也有三等,分為上縣從六品,中縣正七品,而下縣只有正八品了,因此自己從八品,管理安川縣下縣,如果掛上一個代理,其實正好。
果然,古代官階是第一大事,怎麼可能出現大錯誤呢?
張宣凝到了安川縣境內,離縣城十里,按照規矩,不應該繼續前行了,而應該派遣幾騎,先一步出發,快馬通知縣衙前來迎接。
按照規矩,本應該在張宣凝稍等幾時,在中午一刻之前,縣衙之人就應該趕到,但是足足等了半個時辰,卻不見一個迎接自己的人影,張宣凝頓時大怒,決心按照古代官場規矩,殺幾隻雞來了。
才下了決心,就看見一行人前來。
“哎呀,有失遠迎,還請石大人恕罪恕罪!”一個青年,穿著九品帽飾的官員翻身下馬,看上去不過十八九歲而已,連忙向著正在一處簡單的繡茶中的張宣凝笑著拱手作禮,雖然按照規矩,行政上,品級只差有一級,拱手作禮就可,但是第一次拜見主官,也應該下跪。
張宣凝心中大怒,根本不應,自顧喝茶,周圍五十士兵個個冷哼,手按刀柄,卻有著陶吉上前,他也是從九品,正好說話:“來者是誰?”
此青年官員有些尷尬,又拱手作禮說著:“下官是縣中主薄李居道,還請大人恕我遲來之罪。”
李,是李閥的人?不知道哪個旁系的子弟?不過,越是這樣,越不可放過,反正自己又不會在隋軍中呆長,以後和李閥也是不死不休之勢,再說,還想參與甚至破壞李閥逼隋煬帝南遷的計劃呢,遲早是敵,何必多慮,想到這裡,他就平靜的說著:“縣中就只有你嗎?”
“是的,敵賊肆虐,縣中死難甚多啊!”李居道露出悲哀的表情:“縣中有品級者,唯餘下官一人了。”
“哦,原來如此啊!”張宣凝略點頭,但是他才轉了一個身,就突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