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搖,當下一言不發,亦步亦趨,緊隨在他的身後。
主僕二人漏夜南下,不止一日,趕到了臨安城外,華雲是老江湖,知道通天教的總壇也叫“一元觀”,設在錢塘縣境,臨安城內一座上元觀,僅是一座上壇的所在,當下將華天虹領人城內,落店歇息。
通天教總壇的一元觀,佔地千畝,寬廣已極,重樓疊字,宅第連雲,那種廣廈高堂,碧瓦紅牆,既宏偉,又富貴的氣勢,帝王宮殿也有不如。
二更之際,兩道淡淡的人影疾掠而到,瞬眼之下,兩人閃人圍牆的暗影之下,現出華天虹主僕二人的身形。
華雲抽出腰間插的鐵劍,悄聲道:“小官人的輕功未達妙境,萬一顯露了身形,立時向觀外退,免得在觀內動手,身陷重圍,難以脫困。”
華天虹點了點頭,插好鐵劍,飄身躍入牆內。
華雲搶在前頭,左閃右晃,奔向中央的一座大殿,兩人進得百餘丈深,立即發覺各處通道皆有背插長劍的道人把守,所有的殿字全都燈火通明,每座殿內人數俱皆不少,以他兩人的輕功身法,也感到舉步艱難,時時有暴露身形的危險。
二人閃在一座高與人齊的化紙爐後,正在遊目四顧,伺機前進,忽聽一陣步履之聲,五名身穿絛紅道袍,肩後斜插短劍,年紀均在十四五歲的道憧列著一行,由石徑一端走了過來。
華天虹一瞧五個道憧的步履和眼神,心頭頓時感到一怔,耳中忽然響起華雲細若蚊納的語聲,道:“這五個小兒的實力,足可抵上任玄的四名‘金刀親衛,。”
又是一陣輕微沉著的步履之聲,又是五名紅衣道憧,由斜刺裡轉了出來。
只聽華雲以練氣如絲的功夫說道:“這批小兒是巡邏查哨的,但不知人數共有多少。”
華天虹的內功雄渾而不精純,不敢開口講話,點了點頭,暗忖:玉鼎夫人號稱十壇總巡檢,地位自是不低,不知她有無一定居處?
忽見華雲將手一比,身形一晃,疾掠數丈開外,華天虹提氣縱身,急急跟蹤過去,兩人藝高膽大,就在警衛羅列之下,向中央大殿潛掠過去。
約莫費了頓飯工夫,兩人閃到了大殿之外,但見殿中空蕩蕩的無一人,兩人大失所望,順著殿側朝觀後閃去。
一陣步履之聲傳入耳際,兩人急忙閃入陰暗之處,只見兩名紅衣道憧在前,身後隨著一個步履軒昂,黑紗覆面的錦衣老者,老者身後隨一人,那人身材瘦小,形態猥瑣,與前面的老者一樣,也是黑紗覆面,僅僅露出兩點精芒閃掣的眼珠,與一撮烏光閃亮的鬍鬚。
這四人由前觀走來,順著石徑往觀後行去,正從華天虹主僕身前行過,華天虹朝那錦衣老者凝視半晌,覺得他那副昂首闊步的神態似曾相識,只是搜尋枯腸,終是想不起他是誰。
四人走過,華雲打個手式,與華天虹遠遠跟躡在後,轉過一重大殿,忽見前面一座敞廳,廳內火燭輝煌,亮如白晝,廳外的廊簷之下,每邊挺立著十名肩插長劍的中年道人。
只見那敞廳之內,後壁是一列神案,神案上供奉著一列高達丈許的金身神像,全是羽衣星冠的道士,神案之下一列蒲團,蒲團上坐著三個老道,三人都是天師冠,蜂紅繡金八卦道袍,銀髯飄垂,手執拂塵,每人身後立著一個道憧,雙手各捧一柄寶劍。
華天虹見相距過遠,無法聽到廳內的談話,正欲閃身過去,華雲倏地一把拉住,附耳道:“居中那個老道士叫做天辰子,與通天教主天乙子是一師之徒,咱們再逼近了,一定被他發覺。”
華天虹道:“你能聽到他們的談話麼?”
華雲道:“小官人不必性急,待我定下神來,或許能夠聽出一個大概。”
說話中,那錦衣蒙面老者已被引人廳內,與那天辰子見過了禮,在蒲團上坐下,那形態猥瑣的瘦小男子,似是錦衣老者的從人,這時立在老者背後。
雙方對答了幾句,天辰子忽由懷中取出一封書函,交在錦衣老者手內,錦衣老者將書信收入囊內,與天辰子講了幾句,忽然抬起手來,將蒙在臉上的黑紗解下。
華天虹凝神一望,不禁大吃一驚,幾乎脫口叫出聲來。
原來那錦衣蒙面老者,乃是秦玉龍和秦碗鳳的父親,靖州城的金沙掌秦白川。
第二十六章 能人迭出
華天虹驚疑不止,左思右想,想不出秦白川怎會來到此地,而且黑紗覆面,一副行蹤詭秘、任務特殊的樣子。
他看得到人,聽不著語聲,不禁大感焦急,轉面望去,華雲雙目微眯,眉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