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2/4 頁)
老人道:“追捕呀!搜尋呀!”
華天虹道:“追到沒有?”
淄陽老人道:“追若是追得到,那就用不著搜尋了。”
慈雲大師放聲大笑,道:“老人快講,我猜公孫彤要吃虧了。”
濮陽老人道:“可不是!事隔兩年,公孫彤早已淡了防範之心,一冊貴重的珍本劍譜,帶在身上終是不便,因又放回了原處。九曲神君離開茅山,直奔開封,他隨妙化惡道學了兩年本領,武功固是大進,鬼門道更是多了,到了開封,就在清晨,覷著公孫彤手舉鳥籠出門散步之後,潛入公孫彤家,輕輕易易地盜走了劍籍,等到妙化與公孫彤大索天下,追捕九曲神君時,他早已逃出萬里,躲到興安嶺中練劍去了。”
濮陽老人吁了一口長氣,端起茶杯輟了一口,忽然說道:“此人一生充滿了傳奇性,我講累了,二弟接著講吓去,簡單扼要一點,俠點說說掘寶的事。”
那姓李的老人聞言,匆匆整理一下思緒,道:“過了一年,九曲神君突然去到範澄家內,應那三年之約。妙化老道與公孫彤早就守在范家附近,三人圍住了九曲神君,恨不得將他撕作三份,九曲神君還是老辦法,勝得了他,便能追回失物,否則再來一場約會。當時,範澄最先下場,鬥了四十餘招,敗下陣來,隨即是公孫彤與九曲神君比劍,最後是妙化老道與親傳弟子動手,兩人與範澄一樣遭遇,都是未及兩百招,先後敗下陣來。”
那姓嚴的老人見二哥漏了最重要的一點,當即補充道:“他與範動手時,施展破甲神拳,與公孫彤則用一字慧劍,絕不摻一點旁的武學,與妙化老道交手時,兩人掌指拳劍一起來,但他招式之內,絕不夾帶一點破甲神拳和一字慧劍的招術。”
華天虹道:“這一點真是了不起,如果換了我,激戰之下,想分也分不清楚。”
李老人輕輕嘆息一聲,道:“那三人先是車輪戰,相繼敗下陣來,妙化老道從中起鬨,三人聯手齊上,合鬥九曲神君一人,九曲神君在興安嶺躲了一年,日以山糧果腹,不知吃了什麼古怪東西,以致內力大增,輕功也練得高人一等,連鬥三陣,依舊還有餘勇,但以一敵三,可就支援不住,他偏又死心眼,與誰拆招,要用誰的武藝,混戰之下,那是談何容易!因之接戰不久,便已連受重傷,但妙化等須要追回失物,一心要擒活口,卻被九曲神君突破圍攻,脫逃而去。”
司馬長青道:“他身已負傷,妙化等難道追不上他?”
李老人道:“此人有三絕招,他善偷、善逃、善躲,這是他早年的慣伎,從未失風一次。”
華天虹笑道:“以後呢?”
李老人道:“這以後的一兩年中,武林中發生一連串的竊案。許多名門大派和黑白兩道威名赫赫之人,都失竊了武學秘籍,九曲神君好似與整個武林鬥法,結果鬧得沸沸騰騰,許多並未失竊的人,也出面捕他。這時正是天下之大,沒他容身之處,可是依舊未曾捉注他,直到十多年以後,他自動在江湖上出現/華人虹脫口一笑,道:”老人家,他在什麼地方躲了十多年?“
李老人道:“據一般人判斷,他可能去了一趟天竺國,那是由於他再出江湖之後,瑜咖術十分高明,人們才有此猜想。”
慈雲大師道:“武學秘這非比金銀財寶,若不追回失物,誰也不能甘心。他既已露面,自必舊案重提,有人找他算帳。”
李老人道:“那是當然……”
語音微頓,接道:“別人是舊案重提,他卻是舊樣翻新,亂子越鬧越大。”
華天虹惑然道:“如何翻新法?”
李老人道:“這時的九曲神君,年紀也不過三十來歲,武功之高,卻已找不出敵手。但他嗜武成癮,並不固為武功蓋世而稍減,反而愈陷愈深,越演越烈。以往他是暗偷,如今卻是明搶,乃至威脅利誘,敲詐勒索。總之,為了任何武功秘瘦或拳經劍譜,他使盡方法,務必弄過手來。”
華天虹道:“武林人士難道不聯合行動,協力對付他麼?”
李老人道:“誰說不聯合行動?在他那個時代,為了對付他一個人,黑白兩道捐棄私嫌,極少發生磨擦,同道友好更加不用說了。”
華天虹凜然道:“以一人之力與天下人周旋,此人的魄力可謂大矣!”
李老人道:“這時,他尚無九曲神君的名號,一般人都不稱他的姓名,多數人叫他‘武痴’,有的人卻喚他‘狐狸’,當時天下好比一,個圍獵的場子,所有的武林人士,都來獵取這一頭妖狐,無論他跑到何處,後面總有人追,前面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