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筆的事情做詳細的講解。
從重遊的個人事蹟開始,由佛本是道的崛起,到三首歌曲的震驚華夏,一步步講到被質疑代筆,最終引到網路上的風浪,提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誰能證明重遊的清白?
這個問題很快由記者的專訪得到了答案。
那就是我證明三個字!
首先,記者採訪到了在華南初中教書的張文羅,也就是顧陽初三時的語文老師。
這個個子不高的老師一臉嚴肅的說道:“顧陽同學的文化功底很深厚,我很榮幸有這麼一個學生,他在初三的階段就展現出了他驚人的才華,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證明他的文化底蘊是足夠的。”
第二個,記者採訪到了顧陽的高一班主任林藝華。
林藝華一開始沒說話,拿出那一張寫著徐志摩《私語》的語文試卷,簡單而又直接的說道:“這首現代詩是他寫的。”
於此同時,整個大螢幕將那首現代詩放大,並在旁邊把整首詩表現出來,有興趣觀看這條新聞的電視觀眾一看,立時就被驚住了。
這重遊……居然連現代詩的造詣都不俗嗎?
於此同時,林藝華很平靜的將顧陽中考時的那篇文言文放了出來,更是驚落一地的眼鏡。
無數人都在想,這個十七歲少年的才華,也太恐怖了吧?
古文不弱,現代詩歌也能做,創作的歌曲捧紅了華夏目前最為有名的歌手周行,小說更是一連奪得兩次月實體銷售榜的冠軍,這人是一個妖孽嗎?怎麼什麼都會?
而後,對顧陽父母的採訪則讓所有驚歎人對這個少年生出了由衷的敬佩之意。
“記者:十七歲的顧陽能有現在的成績,您二位功不可沒,我能問一下啊他在家裡幹什麼嗎?”
“顧父:碼字,看書,練吉他,練鋼琴。”
“記者:呃,除此之外,他沒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嗎?比如說,遊戲,和人聊天?”
“顧父:沒有。”
“記者:呃,那您能和我說一說顧陽平時在家的日常規劃嗎?”
“顧父:一般上課的時候,他每天回來吃飯,吃完飯鍛鍊一會兒,然後差不多七點半開始寫書,大概寫兩個小時後,練會兒吉他,或者練一會兒鋼琴,然後繼續坐在電腦面前打字,一直到凌晨十二點到一點之間,再睡覺休息。”
“記者:那……他雙休日呢?”
“顧父:雙休日的話,一般都是早上八點多起床,開始打字,打兩個小時字後彈奏一會兒吉他,然後吃飯,吃飯後繼續打字,中間夾雜一點彈鋼琴的時間,而後吃晚飯,吃完晚飯繼續打字,直到睡覺。”
這個時候,記者的表情已經有些動容了。
“記者: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多久?”
“顧父:從初三中考後,一直持續到現在,週而復始,從未改變過。”
“記者:他……他就沒有一點休息的時間嗎?”
電視螢幕裡,顧正明嚴板的面容上,露出了一個稍顯心疼的表情。
“顧父:有的時候,他的好朋友會喊他出去玩,但是機會很少,更多時候他是在一個人獨處努力,很多時候我看著都心疼,想勸他休息一下,但是他總是應承著,然後繼續打字寫書。”
說到這裡時,顧正明嘆了一口氣,又繼續說道,“他對我說過:這是他的夢想,也是他最想追尋的路。”
第一百一十九章 自由的活著
在諸多的採訪之後,終於輪到了漩渦中心的主角——顧陽。
面對著這一場採訪,他的臉色平靜淡然,面對著記者,沒有太多緊張的情緒,看著鏡頭微微的淡笑。
“記者:你好,顧陽,作為佛本是道的作者,網上有人質疑你的作品都是由人來代寫的,你會因此而生氣嗎?”
“顧陽:其實一開始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我心情還是挺不愉快的,畢竟作品是我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都是心血,但是想想也就釋然了。畢竟我的年齡的確不太相稱,別人有所懷疑也是正常的,能夠體諒。”
“記者:看來顧陽同學的胸懷挺廣的。”
“顧陽:謝謝誇獎,只是由己度人罷了。”
“記者:先前聽你父親講過,你的日常生活非常枯燥,一些成年人都難以扛得住這種獨處的寂寞,我想問一問,你為什麼能夠挨住這樣的孤獨?”
“顧陽:其實這沒什麼了不起的,很多人都能做到,你應該聽過,我在十三中做過一場演講,名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