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 頁)
在感懷歷史上的風流人物,感懷那些逝去不可追憶的年代。
思緒正在流淌,身邊突然有一人出聲道:“看了如此風景,在下心有所感,有作詩的想法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興趣?”
這個人顧陽才剛剛認識,叫溫成,是一名極有才氣的現代詩歌詩人。
他這一聲提議之下,周圍人滿是贊同之聲,讓顧陽為之一驚,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的整齊劃一。
這個時候,旁邊的青韻出聲為他解答了。
原來,他們本來來黃鶴樓就是進行一場詩會,一次友好的文采切磋,到了這最高層,詩會差不多也就開始了,至於少年,那是適逢其會了。
在這種情景之下,顧陽自然也不會故裝清高,不寫詩歌,準備隨一次大流,但在這之前,題目的要求要問準了。
“有什麼題目要求嗎?”
青韻沉吟了一兩秒,笑道:“要以追憶名人為題,或者是描繪黃鶴樓風景,等等,都是可以的。”
原來如此。
顧陽笑著道了聲謝,拿過了從高就那裡分來的紙筆,默然了半分鐘,揮筆寫了下去。(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四章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黃鶴樓頂,聲淺風淡。
在這個距離江面近百米的樓層第五層,由於並不是節假日,因此來的人算不上多,人聲遠遠沒有達到鼎沸的程度,即便是有的人登臨高處盡情吶喊,那聲音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便會被風聲捲走。
而如此的環境,也給在座寫東西的幾位詩人營造出了一個好的氛圍,給予他們靈感飛揚的空間。
華夏五千年以來,文人的地位都是相當高的,時至今日,也不例外,由此遊客們都會對持有筆鋒的人帶有一種無形的敬佩態度,即便是其中有人看見了自己所喜歡的詩人,也忍著心思沒有上前去打擾。
這是對於文人的一種尊重。
迎著披面而來的風,眼下是一川奔流的大江,即便是沒有多少才情的人,站在這裡也會有長吟一曲的**,自然,對於這些詩人們來說,便是直抒胸臆的絕好時刻。
而顧陽夾在其中,揮毫如飛,不過十分鐘的時間,便將自己預備的詩歌寫上。
寫完最後一個字,他抬頭看向江水,詩歌的意蘊依舊留存於心中,眼前似乎是出現了一位千年前那位才絕豔豔的詩人劍客,在那江水之上縱意長歌。
少年寫的是一首追憶歷史人物的詩。
那位歷史人物,他曾在黃鶴樓頂送走故人,亦曾暢想去過蜀川,王朝殿上留下他的身影,縱遊五湖四海,歷遍名山大川,詩氣淋漓,千年時間,歲月磨損了他的笑貌音容。而寫下的詩篇卻在這今時越發的光輝奪目。
將筆擱下,身邊的青韻也在這個時候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見顧陽遠眺大江,便開口問道:“顧陽,你寫好了嗎?”
顧陽回之一笑,點了點頭:“嗯。寫好了,是現代詩。”
“那就好了,哈哈,這一番出來,寫古體詩詞的有四位,寫現代詩歌的只有兩位,人數上不佔優勢啊,還好半路上加上了一個你,這下我的心裡有底了。”
青韻輕笑著說道。指了指少年手上的紙,說道,“你寫得是什麼型別的啊?能否一觀?”
顧陽倒是沒有急著將自己手裡的詩篇給別人看,而是先輕聲帶了過去:“這個暫時還不著急看吧,拙作,拙作,先看看你們的吧。”
恰在此時,那名名叫溫成的詩人出聲招呼道:“各位。想必大家都已經做好了詩了吧?在下不才,拋磚引玉。先行展露一下自己的拙作了。”
說完之後,他當即將自己所做的詩篇交付於眾位詩人來看,接過手的,則是詩人高就,他一邊看著,一邊便在吟誦。將詩詞的意蘊展現給人。
這名第一個展現自己的溫成,是一位古體詩詞詩人。
靜靜聽著高就的吟誦聲,顧陽暗暗的點頭。
的確是一首很好的詩作。
這麼長時間的積累練習,他的古文功底越發深厚,即便是做不出什麼一流的名作出來。但對詩詞一道還是有些領悟的,對於溫成的詩作水準,
詩詞這一題材,看似入門容易,實則極難。
從古到今,一步一步延展開來,古體詩詞有了諸般變化,韻律改變,由先前的平水韻到如今的中華新韻,由於傳統文化較好的保留了下去,普及度比之以前高上了很多,但真正能入了門道的,卻是少之又少。
一首詩詞,並不是合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