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的大喇叭裡一定會喊:大夥不要瞎吵吵了,村長因工作過於操勞,日理百雞,得了胃風溼,不幸去世了。
誰敢對著喇叭說半個“不”字? txt小說上傳分享
官媒為什麼弄不過民媒?
官媒最大的問題就是媒體價值虛無化,員工沒有價值上的追求的動力,這樣也就做得沒有成就感,也不願意去做,這也是很多事情議而不決最大的原因。
公司處於混亂狀態,人浮於事,每個人都得過且過,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實是公司慢慢死亡,大家都不好。
黨營(俗稱“國營”)企業最大的問題是企業文化、執行力和創新能力,黨營企業的企業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個人價值和企業價值分裂嚴重,個人價值虛無化,企業價值空心化,個人不認同企業價值,也不信仰信任企業價值,企業追求和企業理念無法激起員工的認同和內化以及執行實現的慾望。一切為了偷懶,一切為了權力,在這裡幹,最終的指向是人民幣,奴幣,而不是企業的真正的價值和理念。這實際上把一個企業庸俗化,矮化了。這樣的企業,只會越做越小,越做越死,企業一盤散沙,說到底就是一個混字,浪費了人生,虛度了年代和青春,所呆的企業,註定也永遠都做不成偉大的企業。
在一個公司幹,首先要做到心情舒暢,然後是有所成就,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公司發展。但是在黨營企業,這些往往是紙上談兵。
為什麼離開?為什麼老是跳,因為感覺無法認同媒體理念和媒體追求以及一些企業文化。
不要再跟同事一起下班一起吃飯,這樣可以避免同事跑到我的住處來,我不喜歡別人佔去打擾我的寫稿時間和精力。除非這些同事裡面有你覺得真正不錯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吃飯。
所有的交流和溝通都只在辦公室裡進行,來我住處的,只有我真正的朋友。或者家人。
有價值的媒體是給公眾和媒體從業人員提供表達的平臺。當然,他是有選擇的,真正好的媒體,他的立場和服務的目的永遠是真正站在大眾這一方的。
可以這樣說,中國百分之九十的媒體從業者實際上都是外行,百分之七十都不如網媒上的一個普通的化名ID所發表的言論和用自己的手機和貼子提供的資訊及資訊分析,他們或許其實並不是,但是他們沒有辦法,不得不把自己裝扮成外行。
我們為什麼看《廣州日報》?因為它的求職廣場疊是廣州地區最好的求職資訊和求職資訊分析提供商。
我們為什麼看《南方都市報》,因為它的評論和社會新聞,他雖然本質上仍然是廣東省委機關報下面的兒子報,但做這份報紙的一幫人明白,要想吃得好點,住得好點,就得真正依照新聞從業規律做媒體,那就是站在大眾的立場上,提供真正優質的資訊和資訊分析。所以相對於廣州日報而言,從外觀氣質上講,它更加貌似一份大眾媒體。
在中國這種社會言論環境下,要做做一個好點的官媒,要想不是那麼因為去做作惡者的工具,不為人民所厭憎輕視不信任,它的追求可能應該是往這個方向去的:做政府與公眾之間的優質專業溝通工具,既給政府反應提供真實的民意,也給民眾提供專業的新聞分析。
在中國這樣的國家,最開始是網媒依靠官媒,被某些人嘲笑為,“紙媒”辛苦吃草,網媒輕鬆奶,當然這樣的說法網媒是很無奈的,也是憤怒的。到2006年左右,情況好像有點變了,官媒們大大小小的版面開始用網媒來做內容了,成了網媒的忠誠轉摘者。特別是社群型網站的內容。比如論壇,比如部落格。這種接近於的地方,更是容易成為官媒尋食的場所。因為這裡的資訊和資訊分析更加專業,更加優質。
一個優秀的文化傳播從業人員,可以在新聞,在網路遊戲,在電影故事裡,植入他們的夢想。
像聯想那樣整概念玩概念是沒有用的,最多隻能讓路過的公汽上的人們多瞅兩眼,到了真正要買手機電腦的時候,還是諾基亞、戴爾、松下、東芝、富士通。為什麼這樣無情?因為消費者們買的是它們的核心吸引力——產品的專業功能品質。
在中國做傳媒從業人員,首先得知道擁有最基本的正確的中國社會觀。只有這樣,才可能透過各種新聞產品給公眾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真正專業優質的資訊和資訊分析。
官網所能做的:兩個階層之間的不信任感、仇視,客觀存在。透過媒體,給公眾傳播具好的精神價值的文化產品,讓集體人格得到昇華,使富人向好富人,有社會責任的富人的方向去,做出相關的行為去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