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4 頁)
李世民面前,單膝跪地,沉聲道:啟稟聖上,臣有密報。
李世民皺緊眉梢,微微點點頭,道:好,你隨我來。
啟稟聖上,突厥十五萬大軍在東突厥三王子曼陀的率領下長驅直入,已經到達恆州。侯君集伏地道。
身處兩儀殿御書房的李世民鎮靜地問道:哼,我早就料到會是如此。恆州的兵馬可是投奔突厥人了?
侯君集的臉上露出一絲奇異的笑容,恭聲道:天佑我朝,恆州叛軍非但沒有獻城投敵,反而和我朝兵馬合兵一處,共抗外敵,死守恆州城,還讓突厥人在開戰之時吃了一個小虧,損折數千人馬。
噢?此話當真?李世民眉梢一揚,一抬手讓侯君集站起身來,急切地問道。
此事經過我反覆派人查證,乃是千真萬確之事。侯君集連忙說。
李世民緊閉嘴唇,木無表情地在書房中來回地踱著步子,良久才抬起頭,仰天放聲大笑起來。侯君集莫名其妙地看著他痛快淋漓地大笑,不知道他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好,現在便是老天也在相助我朝。李世民收住笑聲,興奮地說,我本以為河北故眾永遠不會為我所用,沒想到在這個生死關頭,他們竟然鬼使神差地開始替我賣命。這不是天意是什麼?突厥當滅,大唐當興,此乃天道,決不可違。哈哈哈哈!
天佑大唐,吾皇洪福齊天。侯君集再次伏地而跪,高聲道。但是他的臉上卻浮現出一絲陰戾的笑意:莫不是你李世民要在這一次用盡你一生一世的運氣吧?
你想辦法派人通知恆州駐軍,他們的叛唐之名就此一筆勾銷。如果他們能夠守住恆州十日,我就能夠爭取機會從內部瓦解塞外聯軍。此次若是長安得保不失,恆州全軍乃是第一功臣,我自有封賞。李世民昂然道。
啟稟聖上,這一次聖上巧心安排,計誘突厥大軍南下攻唐,趁此機會秘密派出六路大軍征伐定襄城。雄才偉略,可謂空前絕後。若是讓世人知道竟然是想要反叛大唐的逆臣賊子成了抵抗突厥的第一功臣,實在對聖上的英明大大的有損了。侯君集的臉上露出畢恭畢敬的神色,娓娓道來。
哼。李世民的臉上陰沉之色一閃即逝,這些待到事後再做道理。你只管告訴我,是否有辦法通知到恆州城內的駐軍。
微臣麾下的斥候探馬在突厥人河北道,河東道的斥候大隊狙擊之下,死傷殆盡。這些珍貴的訊息,都是他們豁出性命帶回京城給我的。一時之間,我實在找不出適合的人選擔任送信之責。侯君集面露難色。
官兵中找不到,民間可有適合人物?李世民神色不動地問道。
侯君集眼前一亮,喜道:臣知道一位天下有名的風媒就在京城之內,要他作為此次的信使最是合適不過。
恆州河北衝陣?錦繡公主和二王子鋒傑皺緊眉頭,看著從恆州快馬趕回的斥候,同聲問道。
正是,三王子的鐵騎飛羽隊被其出其不意地迎頭痛擊,損折數千兵馬,兵退三十餘里才站穩腳跟。那名斥候低頭沉聲道。
那麼,後來怎樣?錦繡公主用她那略顯沙啞的輕柔嗓音沉聲問道。
三王子下令全軍休整七個時辰之後,率領十五萬大軍乘夜猛攻恆州城頭,一度佔領了恆州北門和東門。恆州大唐兵馬負隅頑抗,殊死搏鬥,竟然硬生生將攻上城頭的數千精兵盡數消滅,攻城戰役自此陷入了僵持之中。三王子將全軍分成三組,輪番攻城,務求不給守城兵馬一絲一毫的喘息機會。但是,恆州守軍頑守城頭,半步不退,直到我離開恆州之時,戰事都沒有半點進展。那名斥候垂首道。
雖然只是寥寥數語,但是錦繡公主和二王子鋒傑眼中卻赫然閃現出恆州城頭血肉橫飛,慘絕人寰的激戰。曼陀的部隊乃是東突厥,乃至大漠之上最精銳的軍隊,需要多麼勇猛的兵馬才能夠在恆州城頭遏制住他們的腳步,那攻城戰的慘烈和驚心動魄,絕非人間的筆墨可以形容。
沉默了良久,鋒傑咳嗽一聲,看了錦繡公主一眼。錦繡公主點點頭,高聲道:普阿蠻何在?突厥大寨主帳的門簾一挑,普阿蠻彪悍而雄健的身影快步走進了帳中,在二人面前轟然跪下。
阿蠻,你率領屠南隊餘下的所有精銳立刻趕赴恆州,看看能否助三王子一臂之力。
是!普阿蠻洪聲答道。
錦繡點點頭,轉過身對身後的可戰,跋山河道:你們和阿蠻一起前往,記住找準機會刺殺敵方主將。
得令。可戰和跋山河神色振奮地同聲答道。
鋒傑吸了口氣,走到和他們一起商議攻城對策的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