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書吏使銀子。當然辦理速度就看書吏心情了,若不高興,可以發公文去你的原籍,要求核查。等核查的回覆公文寄到,再挑一二處的行文錯誤發回去,要求複核。如此一來二去,一年半載都未必能辦下來。當然,如果存心找碴,還能故意把核查公文發錯,送到陝西甘州去,你想,甘州距此幾千裡,等那邊發現發錯公文打回來,要多久?”
江雷一聽頭就大,心說古人智慧不比現代人差啊,簡直把坑爹二字發揮到了極點。不過他也不會露出著急辦理寄籍的態度,否則誰知道會不會被當傻爹狠坑?這給有關部門使銀子,又不會明碼標價。儘管他錢來的容易,也不怎麼在乎,但被人當傻子是不成的。便開口問道:“要說我也不著急辦,但如此耽誤卻悶煞活人,不知道那急辦有什麼章程。”
張三一聽,就知道對方不是容易坑的主,額外騙不了多少好處。但經手就有進項,總是不錯的。便將經辦書吏,主管書吏的典史,還有縣令幕僚各需要塞多少銀子一一道來。
掌握一縣大印的縣令自然也要收好處,畢竟寄籍文書到最後還要蓋印。但在天齊王朝,正印官不直接收錢,都是幕僚出頭露面。
兩人商量一番,將價錢談好,並約定明天早上帶銀子來正式辦理。中間空出的時間,自然是讓張三四處活動,預先告知的。
第二十八章 白氣
更新時間2012…7…28 12:06:40 字數:2277
江雷回境主廟後,繼續惡補陽間風土人情,夜裡孔雯兒來後,又取出銀塊,熔成大小不等的銀餅。至於金花銀什麼的,他是不敢鑄的,那種物件沒有官方背景根本弄不到。
一個沒有功名的外地人拿散碎銀子出去花,別人只會說一聲有錢人,若拿直入國庫的金花銀招搖,就要被舉報了。
十塊銀餅約重九百兩,再加上幾十兩重的碎銀子,足夠他在陽間花銷的。千兩看似不多,但天齊王朝一兩白銀能買兩石大米,一石大米摺合地球計量單位是189斤,米價按比較便宜的3。5元計算,一兩白銀就是1323元,絕對不少了。
更何況古代運輸不發達,米價成本極高,簡單換算成地球現代米價絕對被低估了。
第二天,江雷便揣著包銀子來到縣衙,由張三帶著辦理戶籍。不得不說,通了門子和不通門子的待遇確實不一樣,經辦書吏只是掃了一眼他的戶帖和路引,連必要的盤問工夫都沒做,就填了一份寄籍文書給他。
張三拿著文書,找到書吏頭目,也就是典史,讓他寫上“核查無誤”四個字,畫上押籤後直奔縣令幕僚處。那幕僚更是看都不看文書上寫得什麼,直接收下二十兩銀餅蓋戳。嘴上還說著:“你這也是運道好,我家知縣再過幾天就要卸任了,否則絕對辦不了那麼快。”
江雷聽懂了,舊官卸任,自然抓緊時間撈一筆是一筆。他按規矩道了聲謝,接過文書正要回去,幕僚突然叫住他:“你這寄籍文書不合規矩,別人寄籍都是在本縣有田產的才給辦理。”
這是想坐地起價嗎?按說不對啊,卡脖子總是在蓋戳之前,這大局已定還怎麼卡?不等他想明白,幕僚師爺就繼續說道:“五十里鋪有家客棧,是賊贓,已經沒收入官,你若買下,也算手續齊全了。”
原來如此!是想多賺點銀子。那家客棧,可不就是黃牙的產業嗎?沒想到會落進自己手中。說實話,他是想買的,覺得不能每次到陽間都從境主廟出現,萬一遇見個犯二的抽筋貨在裡面燒香怎麼辦?買下後繼續開客棧便於遮掩,畢竟人來人往,不會被有心人窺破時常消失的異動。
只是,客棧是死過人的。這個年代講究的就是風水氣運,來往客商若聽說死過人,誰還敢進來住,不怕晦氣纏身?
於是他猶豫著說:“那客棧我也聽說過,只是死過人,怕影響生意……”
幕僚心說,若沒死過人,哪能輪到你。但知縣卸任事物繁雜,他也沒心思扯皮,就乾脆開口道:“那客棧是三進大院,約莫值個二百兩,你只要交七十量就行。”
有便宜豈能不佔?別人怕晦氣,他不怕。作為陰曹境主,不找別人晦氣就算仁慈了。開客棧沒生意,大不了將房子推倒重建,改成住宅。
江雷交了銀子,拿到一份縣衙背書蓋戳的房契。如此他只剩接手客棧,交好鄰里,就能拿到擔保書了。
張三陪著他走出縣衙,這也是他能撈的最後一點好處。順利把事情了結後總要請門子再吃一頓,一是表達謝意,二是留個交情,方便下次聯絡,有那出手大方的主,宴後還要再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