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因為一次要提供半個月的泡菜,家裡現有的陶罐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張天義先買了十個店裡最大的陶罐。然後才一起回家去了。
回去之後,張天義想著自家後院的蔬菜根本就不夠做泡菜,於是最後和林曉商量的結果是,買村裡的蔬菜。
村裡一般人家都有幾畝菜地的,自己吃一些其他的都是去鎮裡買。這個時候正是種蔬菜的旺季,即使鎮子里人們對蔬菜的需求比較大,但仍每天有村民帶著幾筐蔬菜回來。
大家都很心疼,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菜,吃又吃不了,賣又賣不掉,只能任由他壞掉。
所以,第二日,大家聽說張天義收村裡的蔬菜,整個張家莊都沸騰了。
☆、第46章
? 村民甲:“哎,你聽說了嗎?咱們村裡的張天義要收蘿蔔和圓白菜。”
村民乙:“這麼大的事當然知道啦。還聽說有多少收多少呢!”
村民甲:“真的,哎呀,我今年可是種了不少蘿蔔和園菜呢,哈哈。”
村民乙:“哼,你也別高興的太早了,這價錢還不知道呢,要是壓的特別低,咱們也賺不了多少錢。”
村民甲:“要不咱們去天義家問問吧。哎,我每天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菜壞掉,心裡特別不得勁。如果價格還合適就買了吧,總比壞了強啊。”
村民乙:“行,我也去看看。”他家這茬種的大都是一些青菜和黃瓜,蘿蔔和圓白菜也就只夠自家吃了。要是天義給的價格還過得去,那下次他也種蘿蔔和圓白菜了。
現在張天義家本來挺大的院子,圍著一大群人反倒顯得擁擠了。沒辦法,張天義發出的訊息實在太火爆了,村裡只要有菜地的人家都來了。
而且都是夫夫結伴來的,畢竟這可能會涉及到講價的問題,大家都要商量一下的。
是的,他們認為張天義收蔬菜肯定會給一個比較低的價格,這關係到一個家庭的收益,所以大家都一塊來想試試能不能抬高點。
張天義看著底下吵吵鬧鬧的村民有些頭疼,這是沒想到涉及到錢的問題,這漢子也沒比哥兒說的少。
張天義清了清嗓子,喊道“大家先靜一靜,我說一下這個收蔬菜的一些要求。”
聽到張天義的聲音,大家都靜了下來,豎起耳朵認真聽張天義等會說的話。畢竟這關係到他們以後的一筆收入呢!
張天義看著村民們都看向自己了,才開口道“相信大家也聽說了,我收蔬菜只收蘿蔔和圓白菜,有這些蔬菜的人家只要沒有壞,你們有多少都拿過來。”
底下村民開始低聲的交談,尤其是家裡蘿蔔和圓菜種的比較多的人家,暗慶自己好運。
張天義又輕咳一聲將村民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身上,“至於這個價錢,都是一斤2文。大家要是覺得合適就把蔬菜送到我家,要是覺得便宜了也可以自己去鎮裡賣。”
這下底下的村民徹底沸騰了,大家都欣喜著。要知道就算他們自己拿到鎮上賣一斤也就倆文,那還是在早上的時候,要是晚了蔬菜不新鮮了,有時一文一斤都沒人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到了下午回村裡還帶著蔬菜回來。
有個豪爽的漢子在底下喊道“天義,你說的是不是真的,不會反悔吧!”
這下村民們都直直的盯著張天義。村民們確覺得不可思議,這張天義不是想收了全村的蔬菜然後自己去鎮裡賣嗎?但是他現在收這麼貴的價錢,以後賣不出去賠了錢,不會找他們要吧!
人都是自私的,他們不會刻意去提醒張天義的。
“我張天義用自己的名譽保證,我絕不會反悔的。”
古代的人是十分注重自己的名譽的,張天義發這個誓言算是非常的重的,大家這才放心。
“好了,大家現在就可以把蔬菜拿來,我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當然地裡的菜還沒有熟了的和沒有種蘿蔔和圓菜的人家也不要擔心,我15天收一次,只要大家有就都拿過來。”
這下大家都開心了,再也不用早起去鎮裡賣菜了,直接給張天義送過來過好了。而且這價格可以說是最好的了,大家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而那些沒種蘿蔔和圓菜的人們也鬆了一口氣,這次掙不到錢沒有關係,下次多種些就好了,你沒聽到天義說15天收一次嗎?
一大群人又歡歡喜喜的回家拿菜去了。
張天義將倉庫裡的稱到院子裡,等著村民們。這稱還是當年阿爹賣糧食怕被鎮裡的人騙,才咬牙買的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