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全力務必要儘快斬殺敵軍大將。吳忠能當大將軍也有過人之處,能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當初周凱只是內心動了動念頭,想要暗殺遼國皇帝,吳忠就能敏銳察覺出殺氣。可見他身懷上乘功夫。兩人刀劍互擊,使出了看家本領。
周凱是山賊出生,刀法屬於自創,沒有受過系統訓練,用來殺人招式簡單實用。但和劍法大師或練武者比起來差距很明顯。吳忠一抖手長劍凌厲迅捷,由守勢變為攻勢佔據了主動。周凱左右格擋,每一刀都不拘章法只求保命。雙方暫時難分勝負。
遼國士兵受到突襲,猝不及防之下被打懵了。倒是讓叛變的凱字營士兵佔據了上風。周凱身前多出一些幫手,幾隻長矛同時向吳忠刺來,頓時減輕了周凱的壓力。吳忠無法硬接,避強擊弱,以雷霆萬鈞之勢殺傷了數人。大將軍身陷數十人攻擊而鎮定自若絲毫不亂,他用行動感染了親衛,衛兵也奮起反抗。遼國士兵從四面八方趕來,增援的部隊到達現場後很快令形勢倒轉。
凱字營如何英勇,也抵擋不住遼國士兵潮水般攻勢,遼軍畢竟人多,很快就把周凱等人分割成開來。叛軍一個個逐漸被絞殺,周凱也落入圍困圈。但見四面火起,火光照亮了原野。他謀劃的計策成功了,他用自己作為誘餌攻殺敵軍主帥。吸引敵軍來援分散了敵軍兵勢。另外兩路人馬一定完成了任務。
吳忠見形勢好轉,叛軍攻勢被壓制住了。向衛兵們詢問道:“皇上那邊情形如何。”一名小旗官跑到大將軍跟前慌忙稟報道:“穗朝發兵襲營來了。”吳忠露出兇惡面目望著猶在拼鬥的周凱,吩咐道:“速派左右龍虎衛去皇帝身前護駕。命令三軍給我拼死抵抗。待我親手殺死周凱這叛逆,再去破…。。。”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一團黑影突然飄過,一柄長劍悄無聲息割開了大將軍咽喉。吳忠話音還未落地,就感覺說不出話來。他用手去觸控傷口,血管瞬間崩裂。血液從脖頸井噴而出。令遼國士兵驚慌失措。黑衣人再次出手割下吳忠腦袋,遍視周圍遼國軍兵威懾道:“上前一步者猶如此頭。”敵軍發愣之機周凱殺出重圍,大吼道:“吳忠伏誅,餘者投降免死。”
這一夜遼朝徹底輸了,如果不是遼軍潰退及時,只怕遼國皇帝會被生擒。劉政藉著黑夜成功逃脫。但由於不便方向,被困在一座小山上。丞相張曉向皇帝建議用人假扮他施行詐降計,乘敵不備再突圍而去。李伯峻當面就斥罵張曉卑劣無知,陷皇上於無義。
使人假冒君王投降,這是墜了三軍士氣也損了天威。突圍不成功更是將皇帝的性命困於危境。即便突圍成功,眾多跟隨皇上出生入死的大臣們,他們和皇上堅守絕境而不棄,難道皇上忍心拋棄他們,皇上堅持採用此等下作計策,遼國也會就此喪失人心。令所有臣子心寒。
儘管李伯峻的官職比張曉要小,心理十分明白,官職大小無所謂,誰在皇帝跟前能說上話,誰才算是真正的第一相。張曉能當上丞相完全是靠著張氏大族給他撐腰。在所有權貴中只有李伯峻他是堂堂正正的國學舉子,有一種讀書人的傲氣,自視才高八斗看不起天生貴胄的大臣。其實在劉政心中李伯峻又何嘗不是一個只是有點小聰明的弄臣。
李伯峻見張曉向皇帝建議突圍,抓住時機狠狠攻抨擊對手,要在皇帝面前樹立出忠誠勤勉盡心王事的樣子。他向皇帝劉政進諫道:“皇上我等臣工上下一心方可度過艱局,可速派二皇子前來破敵。待與二皇子大軍匯合後依然是我軍勢大。”
劉政心中慌亂無計,並非他不想調二皇子北上。是十多天來與他兒子失去音信斷了聯絡。恰在此時小兵來報:“東南邊發現兩個騎馬人,看樣子像是穗朝使者”。劉政命令李伯峻和張曉停止爭論,讓丞相張曉去會見使者,看看穗朝有何企圖。
張曉奉命來見使者,見穗朝使者一老一少。虛禮相迎冷漠言道:“兩位是穗朝使者,有何見教。”鬚髮皓然的老叟說道:“有忠言特來相告”。張曉言道:“何謂忠言”。老叟說道道:“兩國息兵、修睦交好”。張曉沒有想到穗朝是來提議罷兵。語氣上有所緩和說道:“不知貴使誠意如何。”穗朝來使詢問道:“不知遼國皇帝又有幾分誠意”。
張曉沒有想到反被對方將了一軍。回答道:“如果穗朝果有誠意,我自當為兩國和睦鼎立玉成”。穗朝使者爽快說道:“遼國皇帝向我大穗朝稱臣,漳河為界祁山以北歸屬遼國地界。兩國從此息兵。”
張曉心裡默想這等於是穗朝承認了遼國的地位,但封國之名不好聽,以後遼國臣子屬於封國之臣,矮了穗朝官員一級。可眼下被圍困在荒山中,又能拿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