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2/3 頁)
去,等送沈溪的馬車走遠,玉娘才問道:“不知劉大人之前有何吩咐,可需要奴家相助?”
江櫟唯瞥了玉娘一眼。之前玉娘沒跟他站在同一個立場,盡幫沈溪說話了,這讓他有些著惱。不過遵照劉大夏吩咐,接下來要將城中一些秘密儲放盜竊來的官糧的據點清除,涉及到了官府和地方衙門,必須要玉娘協助。
江櫟唯道:“侍郎大人吩咐,這幾日內調兵平賊,玉娘得盡心做事才是……”
玉娘心思慧黠,一聽就明白個大概。
江櫟唯將劉大夏的吩咐輕描淡寫總結為“調兵平賊”,那不用說,之前他那“引蛇出洞”的計劃自然就作廢了?
玉娘淺淺一笑:“江大人乃是上官,奴家怎敢違背?”言外之意,所有的事情都要公事公辦。
……
……
沈溪回去後,兀自慶幸不已。
幸好他一口回絕了江櫟唯,否則當晚去與那些倒賣官糧之人會面,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個問號。
這江櫟唯立功心切,不是省油的燈啊!
至於能否幫汀州商會爭取到長久為朝廷運糧的特權,沈溪不是太在乎,但若汀州商會在此案中建功,劉大夏三年後接手兵部,並完成弘治、正德兩朝的交接,那汀州商會還是極有機會在北方發展壯大的。
正月十七,是太學入學的第一天,一大早沈溪便離家前往太學,拿入學考校的成績。
五十多名新入太學的學生,排定等級,共分三等。沈溪自以為入學考試文章寫得不錯,但在最後排定名次時只拿了個二等,與他並列的有二十多名考生,屬於中規中矩的成績,而嚴惟中的名字則高高在上,列在了一等。
沈溪不清楚這排定名次的標準是什麼,但既然不影響入學和參加會試,他也就不太在意。
因為提前將具結、戶籍等證明身份的資料上交太學,沈溪這天算是來熟悉自己未來一段時間的學習環境。
太學在國子監中屬於非常特別的存在。
國子監三四千名學生,而太學只有區區一百來人。太學生有很大的機率考取進士,就算屢試不第,從太學卒業出來,基本也能成為府學、縣學的教諭,或為一方名儒,之後朝廷在選拔學官之時也會得到特別優待。
沈溪到太學報到後,便去自己的學舍看了看,也就是在太學學習期間校方安排的寢室。因為太學生無論是否京城本地人,都需要住校,每旬會有一兩日的休沐,遇到順天府院院試、鄉試又或者是會試等科舉考試時,國子監作為考場,學生會放上幾天假。
正月十七入學,到正月底就會放假,因為二月裡會試就會進行。
對於國子監學生來說,入學這些天可能要熟悉一下環境,摸清楚自己接下來要學習的科目,可對於太學生來說,入學頭十天基本都是自學,因為太學生全都要參加二月禮部會試,這麼點時間除了自己溫書,也學不到什麼。
沈溪沒想過,自己會再次經歷住校的學生時代,就算太學生在國子監中屬於特殊群體,在住宿條件上也不會有什麼特別待遇,同樣的學舍,大一點兒的房間住四五人,小一點的房間住兩三人。
寢室一般比較通透,窗戶和房門相對。
房間裡擺著幾張床,每張床上會準備條氈子,至於床單被褥則需要自備。還有便是臨窗的地方會擺設書桌和椅子、凳子,門口有個木架,上面擺放幾個木盆,具體的洗漱用具也需要自己準備。
當然,這個時代不會有雙層床鋪,甚至連櫃子、燭臺都沒有,一律是桐油燈,而且來的第一天就告訴考生每月有幾兩桐油。條件好的考生,或者會自備些,畢竟挑燈夜讀也需要量力而行。
沈溪的運氣還算好,分到一個兩人間,只是屋子有些狹窄,沈溪目測大小不過十平方,除了兩張床以及書桌、板凳就沒多少空餘了。
不緊不慢地將被褥、書本和筆墨紙硯歸置好,沈溪掃視一眼,覺得滿意了,正準備到外面走走,卻見一名痩削的高個子青年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幾名揹著行李的家僕。
這男子乍一進門,看到沈溪青澀的模樣,以為走錯門了,回到外面重新抬頭打量過門上的學舍號牌,這才走進來,愕然望著沈溪,問道:“閣下……也是太學生?”
“正是。”沈溪行禮道,“福建寧化沈溪。”
這人明顯沒聽過沈溪的名號,點了點頭:“在下順天府孫衡,字喜良,見過沈兄……沈公子。”
他本想稱呼沈溪“兄臺”,但見沈溪這年歲,怎麼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