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在現在她家人的眼中,紀冰並不是最聰明的孩子,卻是整個家中最讓人頭痛的孩子,還有一點說不上來的怪異。
怎麼說呢,紀冰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才算完全學會了說話,可以說是三個孩子中學得最慢的一個。剛開始的時候接受能力太慢,很多詞都要說了很多遍才能學會,後來呢,說是會說了,但那個音調從她口裡冒出來聽著總是不對勁。她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將她的發音糾正過來。其實這也怪不得紀冰,誰讓她有著前世的記憶呢。音調總潛意識的跟著中文跑了。
自從她學會說話後,就更頭痛了,經常會問連他們也不知曉的問題。比如說:
“這是地方叫什麼啊?”好奇寶寶問道。
“這叫後山村。”後山指的就是她家房屋後的山林。
“比後山村大的地方叫什麼啊?”好奇寶寶繼續。
“叫青山鄉。”
“那再大的呢?”再繼續。
“……”那他們也不知道了。
再比如:
好奇寶寶指著一株從未見過的樹問道:“這叫什麼樹啊?”
“赤果樹。”
“這赤果樹能結果嗎?叫赤果嗎?長什麼樣啊?能吃嗎?什麼時候結果啊?……”
讓你無限頭痛中。
而且趁空閒的時候她還經常擺出奇怪的姿勢。所以說她有些怪異就是了。當然了,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那叫瑜伽。
田埂上,快滿六歲的紀冰正在專心的挖著藥草,旁邊的籃子裡已經裝了些其它幾種藥草。她又有了一個弟弟,前兩天剛出生。她娘在生弟弟的時候傷著了身子,現在躺在床上都不能動。好不容易請了鄰村的一個老大夫看過之後,說是氣血虧損太盛,大傷了元氣。
老大夫開了一貼補氣血的藥方,可她家太窮了,連藥錢的一半都湊不上來。
那老大夫也好心,知道她家情況不好,翻了一本書來,指了幾種草的圖畫給她們看,讓她們自己去後山採好藥,然後和在一起熬成汁喝下去。
紀冰先去後山外圍採了一些藥草,在回來的路上,看到田埂邊上也長了一株藥草,就停下來採了。
聽那老大夫說,她娘得喝半個月的藥湯呢。要多采些才好。
回到家中,紀冰麻利的生火添柴,開始熬藥。娘在月子裡,家裡少了一個勞動力,爹和兩位姐姐更忙了。現在煮飯的事紀冰都包了。
哦,現在紀冰也不叫做紀冰了,她家姓赤,她叫赤水。大姐叫赤金,二姐叫赤木,小弟叫赤火,如果再有個弟弟或妹妹,她想就得叫赤土了。吃金,吃木,吃水,吃火,吃土,她想到這些名字就想笑,還是她的名字比較正常,至少水能吃啊是不?
以後她也就叫赤水了,紀冰這個名字也只能留在記憶裡了。
赤水又丟了一塊柴到灶孔裡,隨意想到,家裡太窮了,剛剛夠溫飽,要是稍微有個頭痛腦熱的,連個藥錢都沒有,這可怎麼辦?像娘現在,還好老大夫心善,不然的話只有到鄰里借錢了。
真是窮困啊。怎麼樣才能改善家裡的生活呢?赤水盯著熬藥的瓦罐想著。耶?瓦罐?藥罐?藥草,赤水心裡一喜,她可以採藥啊,這些普通的藥草比較常見,仔細找找的話總會有的,她每天去採藥草,她可以多采一些啊,到時候曬乾,拿到老大夫那裡,不知道老大夫收不收啊?
管它的,總得試試啊。從那天起,赤水採藥草更賣力了,每天除了回來煮飯熬藥外,都在外採藥草了,除了她娘每天要用的外,剩下的她都仔細洗淨曬乾,小心收著。
半個月下來,多采的藥草也有大半婁了,赤水揹著這大半婁藥草,就往鄰村的老大夫家走去。
第二章 採藥識字
更新時間2010…8…6 19:04:01 字數:2203
老大夫姓戈,是這附近五個村莊的唯一一個大夫,聽說以前是青山鄉慈藥堂的大夫,老了後回村養老,但有村民有個病痛什麼的,戈大夫也會前來醫治,而且收的錢也很少,是這一片最有威望最得村民敬重的人。
赤水揹著大背婁,來到戈大夫家門前,樸實的木門虛掩著,她在門上叩了三下,就聽到一個溫和的女聲傳來。
“誰啊?進來吧!”聽聲音應該是戈大夫的妻子戈大娘了。
赤水輕推開木門,視線往內一掃,就看到院中間擺了一張圓木桌,周圍圍著幾個木凳子,雕著古樸的花紋。桌上擺著幾塊碎布,桌邊坐著一個年約四十歲左右的婦人。此婦人頭挽靈雲髻,斜插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