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部分(第3/4 頁)
視這名帝國軍人。好半晌,中尉只得再解釋一遍:
“大嬸,盒子打不開,釘死了!若是砸……”
“我只想看看我地孩子,我只想看看我的孩子,您能理解嗎?當母親的不忍心不看孩子一眼就把他埋葬!”堂娜終於忍不住了,她的淚水伴隨喊叫一同傾洩出來。
中尉異常難堪地砸著嘴,他不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在事前見過西爾的遺骸。怎麼說呢?不好形容!但一位母親若是真地見到自己的兒子變成一副碎落零散的骨棒子……遠遠的,兵站那邊傳來集合號的奏鳴。獲救的中尉軍官長出一口氣,他帶著士兵最後一次向犧牲的戰友致以軍禮,然後就告別痛哭失聲的婦人。轉身走進院子。
一部分村民留在屋裡沒有出來,女人們安慰著寡婦,老人們開始張羅喪事。年輕人圍著當兵的,他們反覆追問那些佈告上早就已經說清楚的事。“法蘭人什麼時候來?”“家裡地牲口怎麼辦?”“秋收前他們會走嗎?”“這個時候去哪報名參軍?”
中尉耐心地一一解答。就在他要上馬的時候,堂娜大嬸突然衝出家門,近衛軍軍官嚇了一跳,他害怕老婦人再用一些令人想要投河的問題折磨他。
寡婦沒有避諱旁人,她抓住軍官地手,用自己的手掌附在軍人的手掌上按了一會兒,這似乎是當地的老百姓迎接官差時地習俗。
“辛苦您特意跑一趟,剛剛我可真沒禮貌……我家西爾有個好上司,謝謝您!”
近衛軍中尉攤開手,手心裡多出三枚帶著體溫的銀幣。這該是西爾一家人兩個月的收成,好大個男人兩眼一酸就滾下一顆淚來,他連忙抹了一把臉,攥緊銀幣跳上馬背。
四名役兵很快就跑遠了,若有所思的中尉軍官卻從村道上折了回來,他在院門口向村民們指了指不遠處的河灘地。
“就在那裡——等到聖奧斯涅·安魯·莫瑞塞特親王殿下帶著近衛軍兄弟趕跑了狼崽子,那裡就會立起一座紀念碑!用以紀念在第二次衛國戰爭西爾布特先行者之役裡面犧牲的將士!您的兒子西爾上士就在那裡,您不用埋葬他。““那……那您呢?”寡婦匆匆迎了上來,她知道這位和自家的西爾彷彿年紀的老爺也是一個女人的兒子。
“呵呵……我也會在那!”中尉踢了踢馬腹,軍馬嘿咻一聲就衝了出去。
老婦人還在後邊追,“您叫什麼名字?您叫什麼名字……”
《泰坦衛國戰爭史》是一部正史讀物,任何人在上面也找不到西爾上士的名字,也找不到有關第二次衛國戰爭西爾布特先行者之役的陣亡人員名單,也許軍部檔案館裡會有這樣一份東西,可有誰在乎呢?按照慣例,對正史讀物裡面未有涉及或是描述不甚詳盡的事,我們需要補充。
教歷801年7月23日正午11時30分,近衛軍南方集團軍群第五軍區邊防守備師第二團在西爾布特村外的那條小河邊架起了爐灶,小牛犢已經宰殺乾淨,一塊塊鮮嫩的牛肉擱在滿是鮮血的案板上,案板旁邊架著一口大鍋,鍋裡已經煮好蘑菇。
切片的小牛肉在鍋裡翻滾幾次之後就爛開了,第二團
計程車兵就捧著鋁盤樂呵呵地圍了上來。一邊吃一邊聊,士兵們似乎渾然不知先行者之戰的意義。帝國要求他們去送死,這種事在某些人眼裡和瘋狂偏執是一個意思,就拿第二團的那十幾個逃兵來說,他們一定認為自己的舉動是理智地象徵。可大部分計程車兵都是瘋子。他們像譏諷婊子一樣嘲笑逃跑的戰友,甚至建議團長大人把那些名字向上級彙報,若是殺人不見血地稅官們有興趣。就會像對待賣淫的婊子一樣剋扣逃兵地稅款,保證那些傢伙能夠老老實實地呆在部隊裡!
邊境守備師第二團的團長大人是個平民出身的矮壯北方人。他操著一口濃重的豪森克方言,張嘴閉嘴都是北方……北方的大麥比南方長得壯、北方地牛肉比南方的筋道、北方的土豆比南方的好吃、甚至北方的女人也比南方娘們騷浪!戰士們就問,“頭兒!那你幹嘛還來南方受這份兒罪?”
團長就沒好氣地嘀咕,“還不是因為你們這群小兔崽子需要有人照看。”
其實,第二團計程車兵並不討厭處處都看南方不順眼的北方團長。他們知道自己攤上了一個好軍官。士兵們對一個好軍官的概念很簡單,那就是遇到先行者之戰的時候,沒有推委、沒有退縮、沒有沮喪,而是不假思索地應承下來,這名好軍官鼓勵他計程車兵:“後面就是你們地南方老家,離我家可遠著呢……”
“頭兒!咱們為什麼要打先行者之戰?”
團長大人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