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自是知道這老者定是一武林高手,生怕這位掌櫃的侄少爺激怒了老者引來橫禍。一面已經暗暗握住了腰間的刀柄,一面卻上前笑著打圓場:“老前輩何必與一小娃娃計較。”
鄭理南也嗅出了其中的危險味道,儘管還不明白生了什麼事,但保人平安是第一位的,所以也陪笑道:“我家這位公子是個讀書人,平常學問雖是做的好,人卻不免讀迂了點兒,不知深淺變通,還請老叔兒見諒則個!”
老者依然抬起頭來壯著膽子和自己對視的宋君鴻,又看了看前來求情的諸人,說道:“小娃兒便是有幾分膽色!罷了,萬般皆是命,只看個人修得的是禍是福吧。”說罷,抽手籠袖,自顧走到一輛乾淨的貨車旁,躍坐上去休養起來誰也不再理會。
宋君鴻抬筆在木牌上繼續寫好警語,讓夥計重新樹到路口,不放心,又喚過人來把林子口的兩顆樹削去一部分樹皮,刷刷刷的也寫上了幾個斗大的示警文字,這才回到貨隊,故意哼著小曲斜覷了老者一眼。
鄭理南搖了搖頭想要苦笑,好在有驚無險,出一聲招呼,貨隊重新開始出。在他的帶領下,貨隊先是斜斜的順著枯葉灘邊直走了二十幾步,又折回來,再次反向前行不足半丈又斜拐,這樣曲曲折折的走了一會兒,居然在這驚險的枯葉灘中如履平地,一眾人等無不叫奇。宋君鴻返手從貨車上抽出一長杆,在自己行走的路徑旁一插,卻又深深沒入近丈,不禁暗暗咋舌。
夥計們一邊抹著額頭滴下的冷汗,一邊誇讚著鄭理南走南闖北的好本事。鄭理南的臉上也現出一絲驕色:“現在咱們走的這個路線,是以前都探好的,非老路人不能知。如果不想涉險,就要遠遠的繞行,需要多花許多時間呢。”
………【第十六節 山路遇險】………
說話間,一行人很快的穿過了枯葉灘,再前行幾步,眼前已經是一座青青莽莽的大山。
鄭理南抬頭看了看天色,然後回頭高喊了一聲:“在此稍稍休息片刻,大夥蓄養足力氣然後翻山。”眾夥計齊聲應了一聲,開始紮好馱馬,拿出乾糧飲水,笑著哄散了開來。
山前有一條小溪,潺潺流水繞石蜿蜒而走,這回不待鄭理南招呼,一眾夥計跑到溪旁,把剛才過灘時踩上爛泥的腳都清洗掉,拿抹布擦拭乾淨,然後放下此前挽高的褲腳,套上吊懸在脖頸處的麻鞋。
鄭理南上前一腳踢跑了幾個故意在河水上游洗腳的壞小子,看著他們讓在水裡洗臉的其他夥計們摁倒在地上捶打,哈哈的笑著跟宋君鴻說:“看見沒?當年我和你姑父也是這麼過來的。”
宋君鴻在溪邊上的一塊卵石上坐下,感慨道:“難怪老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走南闖北的學問也大著哩,這次跟著南叔出來,我長了不少見識。”
能夠聽到一個舉人這樣誇他,鄭理南感到很受用。臉上明明已經樂開了花,可手上還是趕緊的連連擺動謙辭道,“哪裡,哪裡,這都是粗淺的一些東西,吹風淋雨攢出來的一些謀生經驗。不像公子你讀的書那樣將來可以拿出來安邦定國。”說到這裡,他感嘆了一聲:“像我們這樣的,都是沒本事了才做這喝風趕露的營生,憑著兩條粗腿賺些辛苦小錢。我也有個娃娃,託人花錢的送到了縣學裡,想讓他跟著學點東西,卻現在連個對子都作不好,成天價光鼓搗些造車鑄鐵的小玩意兒,痴迷上了,打罵都不聽!”
“其實行行都能出狀元!”宋君鴻寬慰他道:“多讀書有好處,但也不一定非要讀書不可,有時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不失大格,不妨由著他的想法去培養。興趣有時便是最好的老師,說不定也能鼓搗出什麼有用的東西來,與國家民族有益呢。”
鄭理南摸出兩個果子來,在水裡洗了洗,把其中一個遞給宋君鴻,然後把另一個遞到嘴邊,咬了一口後說道:“屁興趣,就是貪玩罷了,他要是有你一半的學問我也知足了。”說這話的時侯,他把嘴裡的果子嚼得喀嚓喀嚓直響,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宋君鴻也只有默然,文化與科研是一個民族興盛的兩個重要元素,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但這個時代的人,仍把讀書考功名作為天大的正經事,即使窮經皓也在所不惜!而科研或手工技藝終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志向,也難怪鄭理南會對自己兒子的選擇失望。
二人聊了一會兒,那老者也走了過來,鄭理南趕緊在石頭上往邊裡又挪了挪,給他留出塊地方來。老者道了場謝也就坐下了,低聲的向鄭理南詢問:“此去保榮鎮可還有近路?”
“沒有了!這已經是最近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