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3/4 頁)
瞎聊著。戰士們各個笑得都直不起腰來了,原本見到最高軍事長官時那緊張的情緒也放輕鬆了。
徐美婷站在一邊,聽著劉振風在跟戰士們瞎扯,自己的心情也相當不錯,她微笑著看著劉振風,這個令她心儀的男孩。
“總座,攻打東門的敵第三十三師團在日軍的裝甲部隊協助下,已經將一處城牆打塌陷了,敵人也蜂擁而入了,守衛城東一線的第十八軍將士們雖浴血奮戰,然敵人的裝甲部隊太厲害了,還是讓他們衝進了城。”衛平匆匆過來對劉振風說道。
“裝甲部隊?哼,馬上命令反坦克部隊(其實就是那麼幾十個特工,扛著七八個反坦克火箭筒,攜帶著二十來枚火箭彈而已),支援城東,奶奶的,給我一發火箭彈幹掉一輛坦克,記住,讓他們瞄著敵人的先進坦克打,比如說九五式坦克,千萬不要把寶貴的火箭彈浪費在打小兵身上。”劉振風說道。
“知道了,總座!”衛平說完,立即前去命令反坦克部隊進入戰鬥狀態,他臨走前,將一本檔案交給了劉振風,對劉振風說:“總座,這是我從那邊獲得的一份有關抗戰的一些想法,是那邊的一位師長提出的觀點,我覺得總座平時在打仗的時候也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呵呵,似乎那個師長跟總座的觀點差不多啊。”
“呃?那邊?”劉振風有些糊塗了,那邊是哪邊?不過,他很快明白了過來,那邊不就是延安那邊嘛。
他翻看檔案看了看,頓時被裡面的抗戰思想吸引住了,再看一下署名,啊,原來是他,怪不得了,雖說他後來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在戰爭年代立下的赫赫戰功,他是一位常勝將軍,解放戰爭時期,帶領著四野從白山黑水之間一直打到天涯海角,所到之處,所向披靡,他的四野參加了三大戰役中的其中兩大戰役,戰功赫赫,這樣的將才,提出來的觀點值得參考。
劉振風看了看他的抗日戰略,嗯,不錯,很不錯,他在各方面論述了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要爭取抗戰最後勝利,我們在軍事上只有採取進攻戰法,才能發揚我們的長處暴露敵人的弱點,才能取得新的大的勝利的戰局,他號召“以攻為主,以防為輔,要把大部分兵力分配打運動戰,以小部分的兵力打陣地戰與游擊戰”。
劉振風想了想,對啊,在一些人看來,中國與日本,雖然中**隊數量遠遠多於日軍,但還是敵強我弱,中國連防守都不行,去進攻無異於找死。但是,如果翻開軍事歷史看一看就知道,消極防守的陣地戰防不住敵人,不等於不能用運動戰戰勝敵人。為什麼防守打不贏,採取進攻就可以打贏呢?
文中,這位師長對此進行了分析:
1、從地形條件來看,中國的領土遼闊廣大,是守不勝守。防不勝防的,日本帝國主義採取包圍迂迴的戰術,我們就無法去守,我們有幾千萬萬個山頭,有幾千萬萬條路,怎麼去守呢?南口的天險,娘子關的天險,我們曾經守過的,結果敵人還是南面繞過去了。我們有大軍堅守的地方,敵人不攻,而是專找薄弱的地方和空虛的地方,這一打我們就非跑不可,我國地大的長處如果是採取防禦戰則這長處反而變成了我們的弱點。如果我們採取進攻的戰法,我們作戰的迂迴地區廣大,我們可以隨意選擇有利的機會消滅敵人,敵人想要包圍我們是辦不到的,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發揮“地大”的優點,而戰勝敵人。
2、歷史上的一切天險,在今天的立體戰爭中,已大大地減低其價值,甚至失去其作用了。今天的戰爭要想防禦,必須建立新式的鞏固的要塞,可是我們中國過去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只是依靠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城,根本就不能抵禦強大的火力,現在如果全靠新要塞,錢也沒有,時間也來不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採取單純的防禦,便是我們暴露弱點,而必然地要失敗。
3、要實行防禦必須有強大的火力來佈置火網,但現在我們的火力還不行,要採取防禦便更暴露出我們的弱點,另一方面我們的步兵很多,這是突擊的力量,是衝鋒肉博的力量,對於進攻是有利的,是我們的長處。但是如果採取防禦,這個優點便不能產生。相反地,是便利日本帝國主義,可以調動幾十門大炮來向我們轟擊,可以調動一師人來消滅我們一團人,其次敵人曾經用六十門大炮來向我一個陣地轟擊並有飛機配合作戰,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士兵常常不打仗,可以睡覺,儘管開炮向我軍轟擊。在南口與上海戰鬥之中我軍犧牲很大,但還有看不到日本兵的,因此在目前我們的火力比不上敵人的情況之下,若採取單純的防禦,只有更加發揮敵人的長處,掩蓋了敵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