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是什麼時候上任的,來這裡之前,在哪裡為官等等的,知府小心翼翼的回答了。
朱鏗寒聽了半晌,心裡已經有點眉目了,這個知府即便就是和這件事沒關係,那也是在這件事情上昏庸無能的,沒有一點的自己的主張,出了事除了往上報,聽上面的意思行事之外,其他沒有一點辦法。
朱鏗寒還有些奇怪,皇上是很重視這裡的走私軍馬的案子的,之前這裡的知府也是換過了好幾茬的,照理來說,往後面換的,應該是能力強的,辦事得力的人,怎麼這麼重要的一個地方,皇上都重視的一個案子,卻換來了一個昏庸無能的人?
在問了問那知府的出身,聽說乃是科舉出身,於是假裝論家常一般的詢問他考中進士的年份,老師是誰?
這樣問了半天,基本上就全都清楚了。
朝中的官員,很多都會在外面的官場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官職越大的,這種情況越多,前朝的閣老,甚至滿朝文武,十之七八都是他的學生!權傾朝野,威赫一時!
而這位葉知府,就是朝中的一位宰輔的學生,明顯是在培植他,從考中了進士,外派為官的地方就能看出來,先是在貧瘠的甘肅為縣官,不過也就任職一年,便因為‘政績卓越’提拔為了知州,同樣任職一年,提拔為了知府。朱鏗寒可以肯定,來到這個固原城當知府,也不會任滿三年,就會因為‘政績卓著’直接提拔進京了。
到了一定勢力的朝官,都會這樣培植自己的人,所以,平庸無能的人,也會一步步的青雲直上。而這位葉知府到固原城來,大約也很不情願,這裡遠離中原,邊疆城池,不繁華不富庶,卻又地位重要,盯著的人多,甚至皇上都要時時過問。
這個固原城,只是葉知府要爬上去的一段不愉快的經歷,他必須有了這段時間的‘磨練’,今後在更高的位置上,才能更容易建立威信,自然也就才能更好的為他的‘老師’,其實就是他的主子辦事。
因此他秉承的就是小心謹慎,從這個案子的處理就能看出來,極度的小心。留下卷宗,丟失人口一多便立即上報,措施也都是基本的必須做的措施,宵禁,查夜,巡查附近的鄉村。但是,主動的追查卻沒有,更沒有查出來什麼有用的線索。
也正是有了這樣一個混日子的人,他手下就有和販賣人口的人勾結的,他也不知道,守城門的收受賄賂,晚上的宵禁有和沒有簡直一樣,給銀子就隨便出入,他也不知道。每天就這樣刻板的做好他自己的事情,就算是仁至義盡了。
☆、178。第178章 :審問
朱鏗寒皺緊了眉頭,雖然大致情況他已經想明白了,不過他一點都沒有表露,這件事若是解決了,他還要給這位葉知府往上報功勞!
為的,自然是葉知府身後的大魚!
盤問過了知府,朱鏗寒便隨手將案几上的公文拿起來看了看,大致也都是如他所想,往上面報的摺子、卷宗一類的,寫的都是分外的詳盡,將他自己的一應措施,事無鉅細一一寫了出來。如果不來親眼看看這位葉知府如何管轄固原城的,只從這些奏摺上看,葉知府絕對是個兢兢業業,並且能力出眾的好官。
朝廷也確實很有一批這樣的官員。朱鏗寒雖然身為皇族,不能對朝政多加的指手畫腳,但是這件事既然是皇上叫他查的,他自然是要全數上報,最好皇上能真正的對這些人能下狠手治理一下!
中午的時候,衙門前就紛亂了起來,那些女子全數被救出。侍衛來稟報,他們並沒有遇到多麼大的抵抗,昨晚上搶頭馬失敗,這些人倒是警惕了,不過他們萬萬的沒想到,兩個老窩都被人盯上了,只覺著朱鏗寒這個買馬的人背景不一般,還正在查他呢!
而關押女子的那個地方,只是蟄伏了,四五個大漢不再出門,準備小心的藏幾天,查清楚朱鏗寒這邊的身份之後再說。因此侍衛們帶著人去了,很快就把這些人打到抓了起來,女子們也全都救了出來。
朱鏗寒吩咐要保護那些女子的名譽,因此從那個村子解救了之後,沒有直接領過來,而是去了三輛馬車,全都坐上了馬車運過來,進了衙門,在後衙找空院子安置這些女子,然後派差婆去詢問。
救出這些女子,朱鏗寒鬆了點氣,起碼在楊若嫣那邊是有交代了。再過了一個時辰,去抄簡儒年老窩的人才回來,在這邊他們遇到了很大的抵抗,昨天偷馬的人就在這邊,幸好侍衛們帶的人多,當場打死了兩個,其餘的人也全都被抓了。
簡儒年並那個吐蕃人,一個沒跑,全都被抓。
朱鏗寒也不囉嗦,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