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這樣一說,王安石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石越朝王安石謝了罪,又說道:〃陛下雖有愛民之心,求治之詔,然奉行仍賴良吏,惟地方官吏之賢者,方可行其志。而良吏不易得,此陛下當深戒者。〃
〃甚是!〃趙頊笑道。
石越微微一笑,又道:〃陛下若能以人為本,則富強可得,太平可致。此大宋之福,亦天下臣民之福。〃
〃以人為本?〃趙頊沉吟道。
〃不錯,以人為本!陛下欲行良法,必先得良吏,縱不能所有官吏皆為良吏,亦須讓所有官吏不敢為奸邪,否則,便有良法,反為小人興事取利之機。陛下有愛民之意,而民自困苦,雖有三代之法,不得行於今日矣。〃石越話中含沙射影。不過王安石對此卻不以為意,他並沒有認為自己的屬下是什麼奸小,只覺得石越過分強調吏治,見識未免差了一層。
▲虹▲橋▲書▲吧▲。
第46節:第三章 集英殿風波(4)
〃那麼,如何才可讓天下官吏不得為奸邪?〃年輕的皇帝有幾分急切地問道。
石越微笑不答。
趙頊沉吟半晌,悟道:〃《三代之治》所說諸法,石卿以為可以行之當世?〃
〃暫時不可以。〃石越斷然否定。
〃那麼……〃趙頊沒有想石越會公然否定自己的觀點。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全。臣《三代之治》所言之法雖善,亦不可盡行於世,若強行之,反亂朝政。〃石越不會幼稚到第一次見皇帝,就推出自己那些比王安石變法還要理想主義得多的主張。
〃那麼石卿的方法究竟又是什麼?〃趙頊不解地問道。
〃其要在宰相與御史,若宰相與御史皆賢,何憂小人?〃空話無比正確卻又不得罪人。
……
崇政殿的召見進行了兩三個時辰。皇帝不停地發問,石越對答如流,大臣們偶有駁斥,石越也毫不客氣地駁回。宦官幾次來請皇帝用膳,都被皇帝不耐煩地趕跑了。一直到王安石勸他先吃飯,趙頊才不好駁王安石的面子,準備結束這次召見。
〃朕以為布衣石越才學見識,皆非凡品,擬賜石越進士及第,特除翰林侍讀學士、著作佐郎、承奉郎,武騎尉,賜紫金魚袋……參政以為如何?〃趙頊隨口說出一大串官名來,在場大臣無不變色。翰林侍讀學士一職,品秩雖然不高,但隨時陪侍皇帝,參贊機要,當時自宋真宗以後,一般授人,只稱翰林侍讀,而不加學士,這時趙頊為石越特復古稱,已見恩寵;而一入仕,便徑授著作佐郎,更是比狀元的待遇更高……狀元及第,通常授大理評事,而後才能遷為著作佐郎!這兩個官職,都已經屬於〃殊外之恩〃了,但這兩者相比〃賜紫金魚袋〃來說,就更加不值一提,賜紫金魚袋,是讓石越在禮儀上享受三品待遇!宋朝從開國到滅亡,一入仕便賜紫的,僅石越一人而已!
眾大臣見此情形,便知道石越要得寵了。大部分人自是不願意掃皇帝的興頭,當面得罪石越這個未來的寵臣,卻也有一些人立時變色,已準備出列諫阻……別的倒也罷了,惟有賜紫金魚袋過於駭人聽聞!
不料石越不待他們開口,竟是一口拒絕道:〃陛下,草民山野之人,並不願為官。〃
眾人全怔住了,不知道石越打的什麼主意。雖說皇帝賜官,然後虛偽地推辭一番,本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石越卻又不相同,眾人知道他拒赴茂材制科許多次,現在好不容易來了,應當是打定主意出仕了,剛才君臣之間也很投機,怎麼突然又要拒絕呢?除非是嫌官小,否則絕無是理。可這官職品秩雖然低,但是恩寵已經很過分了,穿紫袍佩金魚袋,二府三司以下,誰敢怠慢?
趙頊不悅地問道:〃石卿為何不願意為朝廷效力?〃
石越沉默半晌,黯然道:〃臣是不祥之人,所以臣在江湖市井中,或反能為朝廷效力。若是廟堂之上,他日必遭小人之譏。〃
〃此話怎講?〃趙頊奇道。
〃臣來歷身份,皆屬不明,陛下雖然不怪,然居朝堂久了,必有人因此生事,到時臣雖想退處江湖,恐怕亦不可得。〃
趙頊見他擔心此事,不由鬆了口氣,笑道:〃石卿何必在乎此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無論卿來自哪裡,都是朕的臣民。〃 他還在藩邸時,就以復興以己任,常恨身邊人才太少,登基後見王安石所問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招致人才。此時自是百般勸說。
可石越只是堅執不肯答應。趙頊終於無可奈何,皺著眉頭想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