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2/4 頁)
的卻又充滿了活力與希望,可卻依舊沒有能力輻射帶動周邊地區。
這個緊鄰海城的小島上的漁家依舊按著以往的節奏生活著,主要的生活來源還是打漁收入。
但是這種生活將在二十年後徹底結束。
這個小島將因為地處長江出海口,緊鄰海城的絕佳地理位置,而被開發成著名的渡假地,小小島嶼上建起成片的高檔別墅與酒店,漁家們要麼拿錢遷走,要麼留在這裡轉變成有錢有閒的遊客們體驗原味漁家生活的景點。
而此時,漁民們對他們未來的巨大變化,還依舊一無所知。
這裡仍然是個荒僻的漁島,成年到輩也來不了幾個外人。
而今天卻註定有些不同尋常。
當島上道觀鐘聲方響,便有一條船停在了漁島最大的碼頭上。
漁民們是見慣了各色大船小船的,便是萬噸油輪也不是什麼稀奇物事,但這艘船的靠岸還是引起一場不小的轟動。
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船。
至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過,電視裡倒是演過,那些外國富人們才會有的,不是用來打漁運貨的,而是專門用來遊玩享受的,遊艇。
說是艇,卻比他們的漁船還要大上許多,純白的船身,漂亮的流線造型,華美的裝飾,每一寸都透著昂貴兩個字。
最重要的是,船舷上畫的是鬼畫符般的外國字。
這是一艘外國遊艇。
漁民們猜測著這樣一艘船上下來的會是什麼樣的外國鬼佬。
海城長久以來一直是國際性的大都市,外國鬼佬很常見,就算是他們這些漁民也是見怪不怪,一般出場的時候都是趾高氣揚,神氣活現,身邊都陪著一堆人,有自家隨從,有專業翻譯,有鄉里區裡甚至是市裡的領導幹部,甚至還有傍上了外國大款的嬌美妹子。
哪怕現在從船上下來一群只穿著比基尼的美女,漁民們也會表示這沒啥稀奇的,光屁股的咱也不是沒見過。
可稀奇事兒今天就特別多。
從來沒見過的豪華大遊船突然靠岸,下來的一群人倒是以外國人居多,不過老外們眾星捧月的兩個人卻是一個外國老頭和一箇中國小夥。不,稱小夥都勉強,看樣子最多也就十七八歲,叫個大男孩兒更合適。
這個大男孩兒緊繃著臉,走在人群最中央,那個外國老頭跟在他身側,不時說兩句話,也能看出對著這個中國大男孩兒小心翼翼地態度。
一幫子老外居然捧一箇中國男孩兒,這可真是太難見了。
難道這是七長老家的衙內?
不過這一群人沒有鄉上的幹部跟著,下了岸之後,就現問往清微觀怎麼走。
明明是紅頭髮藍眼睛的老外,可這一嘴的普通話說得比他們這些中國人都溜,而且不是一個兩個會,是全都會,進了村子,就散開來,都是打聽清微觀的,有打聽路怎麼走,有打聽道士靈不靈,還有打聽道觀的景色好不好看的。
看起來完全就是聽說這邊有個道觀,跑來看稀奇的。
倒也符合那些有錢有閒的老外的一慣做法。
就有熱心多嘴的漁民嘰哩呱啦地說了。
“找清微觀啊,好找,順著這條路一直往上走,上了山,就能看到了,那道觀就在山崖上建著發,道觀背後就是立陡的懸崖,老嚇人了。”
“這清微觀啊可在島上有年頭了,聽說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時候,道觀就在這上面了。”
“平時道士們不怎麼從道觀出來,都在山上打座唸經,打從道觀外觀一走,就能聽到一群人唱經的動靜,跟牙痛似的。”
“人家道觀就是閉門修行,不像另的地方還出來看病看相看風水算命,之前還有人不知打哪聽說的這道觀靈驗,特意跑來想燒香,那可是外地的土豪呢,用箱子拎錢,那大一箱子,就往門口一擱,也不為別的,就想燒柱香,結果人家道觀連門都沒開,就一句話,燒香拜神另往他家,我們道觀是修行所在,不是拜神許願的地方。這麼牛逼的道觀,可能滿天下就我們這一家了。”
“道觀的主持啊,是叫正觀真人吧,挺和氣個老頭,平時也不怎麼出來,不過要是島上有什麼難事兒求到他,他但凡能辦的,也都幫忙解決,就是有一點,不看病不算命,誰說都沒有用,可能人家是真不會。”
“哎,觀裡的道士是真有神通,我們有船早上從山崖底下過,看到過道士騰雲駕霧地飛回道觀,還有人看到有道士站在懸崖邊上吞雲吐霧,就跟神仙似的。”
人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