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交鋒(第1/3 頁)
冷鐵鋒指揮第一中隊搶修工事時,徐銳已經把青訓隊的二十多名學員兵叫到跟前,搞了一次陣前教學。
實戰教學,效果永遠都是最好的。
在課堂上,你講再多也是籠絡的,學員能學個三四分就不錯了,但是到了戰場上,因為有了直觀感受,學員們就更容易接收。
徐銳指著第一中隊的陣地講解道:“佈置防禦陣地時,千萬不能把全部兵力集中佈置在一條線上,而應該進行前後梯次佈置,形成一定防禦縱深,如果一線佈置,沒有縱深,敵人只要突破一點,你的防線立刻就土崩瓦解了,如果有縱深,當第一道防線崩潰時,你還可以依託第二道防線繼續抗工敵人的進攻。”
“除了梯次分配兵力,形成縱深,還要注意保護側翼。”
“你們看,一中隊為什麼要在主陣地西北側擺一個班?那就是為了保護側翼,有了側翼保護,就不用擔心敵人的迂迴側擊了。”
講到側翼保護時,徐銳特意加重了語氣。
這個時代的****,從基層軍官到高階將領基本都沒有接觸過現代軍事,既便是從中央軍校畢業的科班軍校生,也沒有接觸過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軍事理論,他們在構築防線時往往都會將兵力一字擺開來,既沒有縱深保護,更不注意側翼保護,日軍只需突破一個點,****的防線立刻就全線崩潰。
其中最典型的戰例就是忻口會戰,晉綏軍、中央軍五十幾個師在忻口正面一線展開,卻沒在側後方的娘子關擺下哪怕一個團,結果日軍只出動了區區一個步兵大隊側擊娘子關,忻口的防線便立刻全線崩潰了,三十萬大軍一夕之間土崩瓦解。
當然冷鐵鋒可是上過西點軍校的,也系統的學習過現代軍事理論。
所以,冷鐵鋒並沒有將第一中隊所有的兵力都擺在正面,而只將第一小隊擺在正面,再將第二小隊擺在第一小隊身後兩百米,再從第三小隊抽出一個班保護側翼,剩下的兩個班充當預備隊,以備在關鍵時刻發起反擊。
冷鐵鋒這樣的防禦部署,防禦縱深有了,側翼保護也有了。
劃定好了防禦區域之後,第一中隊的150多名老兵便立刻開始緊張的修建工事。
這150多名老兵基本都是暫編七十九師出來的老兵,修工事的素養那是槓槓的,修了還不到半分鐘,兩條主戰壕、連線前後戰壕的交通壕就有了輪廓,不過要想把輪廓挖成實打實的防禦工事,還需要時間。
單單憑藉一中隊自己,無論如何也來不及了。
徐銳正準備帶著青訓隊上前幫忙,身後卻忽然傳來了一片喧譁聲。
回頭看,卻看到皖南特委書記王滬生就帶著好幾百個老鄉過來了。
好傢伙,共產黨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就是強,你不服還真不行。
徐銳估計,梅鎮的地方政府可能都還沒有正式組建起來,可他們愣就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發動這麼多老鄉過來幫忙修建工事,這就是共產黨的本事!
“王書記,你可真行。”徐銳走上前跟王滬生打了招呼道,“才這麼點時間,就能夠組織老鄉來幫我們修防禦工事。”
“哪裡。”王滬生卻不敢貪功,搖頭說道,“徐大隊長,這可不是我的功勞,鄉親們可都是衝著您的面子來的。”
這幾百個鄉親還真是衝徐銳來的。
因為徐銳救下了原本要被浸豬籠的那十七個無辜群眾,還把劉黑七、洪九公和燃燈道人這三個惡霸都給抓了,鎮上的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聽說獨立大隊還要在沙橋崗打鬼子,便紛紛表示要幫著打鬼子。
王滬生一看民心可用,便立刻動員他們來幫著修工事。
人多好辦事,短短兩個小時還不到,前後兩道主戰壕便已經基本挖好了,而且戰壕的深度超過了一米二,加上壘土的高度至少有一米五,區域性一米七,人站著就能舉槍射擊,而不必採取跪姿,這就可以極大的節省體力。
主戰壕修好之後,緊接著就是散兵坑以及交通壕,不過沒等交通壕修好,前方公路上便揚起了滾滾煙塵,鬼子到了!
看到這一幕,徐銳便立刻扔下了手中的鋤頭,讓王滬生組織老鄉們撤離,然後也帶著青訓隊的二十多名學員退到了二中隊的防禦陣地上,徐銳對冷鐵鋒還是信任的,所以絕不會干預冷鐵鋒的指揮。
那幾百個老鄉卻不肯走,非得要留下來幫忙。
其中不少青壯年還是帶著柴刀或者火銃來的,當下紛紛亮出武器,要求進入陣地幫著獨立大隊抗擊鬼子,徐銳當然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