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不覺便是幾天過去,轉眼便到了八月初。這一天中午,張牧雲不知怎麼忽然就有了些精神,邁出房門,走進院中幫月嬋一起伺弄院中黃瓜架,批葉捉蟲。
八月鄉村的中午熱得像饅頭蒸籠,到處都有不知疲憊的鳴蟬叫個不停,平添幾分燥熱。幸好還是鄉村,樹木繁多,到處都有林蔭;別處熱烘烘的風息吹到綠樹蔭裡彷彿平添幾分清涼,吹到身上時不再像燒紅的鞭子抽打一般。於是當張牧雲和月嬋在瓜棚架下一邊捉蟲一邊納涼時,張家村中倒有許多村民走出自己屋院,到那些大樹蔭下乘涼。在他們之中,有位李老漢上午便似趕場一樣,帶著乾糧茶壺跑到村東口那棵歪脖大柳樹下,佔據了那隻半埋土中的大石碾。等到了午後之時,高瞻遠矚的村老便已用完餐,打著飽嗝,卷著草帽當扇,看那幾個精赤著身子的小伢在村口這塊大路空地上追逐嬉戲。
“請問——”
正當李老漢感嘆那些小廝為什麼從不怕熱時,卻忽聽到旁邊似有個女孩兒聲音在問他。李老漢轉過頭,正見到正午的烈日陽光中俏生生立著一個女後生,正朝自己看。因為陽光強烈,自己又有些眼花,李老漢一時也沒看清那女孩兒具體長啥模樣。他只知這妮子身材勻稱,穿一身黃布裙,頭上裹著一塊藍印花的布巾,手臂中還挎著一隻竹籃。那竹籃中拿青布蓋著,也不知裡面放的是菜蔬還是雞蛋。
就在李老漢停下草帽不扇、眯著眼努力想看清那女子長啥模樣時,卻聽她又開口說話——這一回他聽清了,這女孩兒的聲音如同黃鶯兒打鳴一般,靈脆溜滑,細琢磨卻又透著無限溫柔軟款。只聽她說的是:
“請問老伯——這裡是張家村嗎?”
正是:
洞庭山淡碧,
雲夢水空蒼。
神姬來洛浦,
眼波帶豔陽!
《九州牧雲錄》第二卷完,敬請關注下一卷:
豔陣藏鋒
………【第一章 客扣門扉,引風月為伴侶】………
“請問大嬸,這裡是張家村嗎?”
“請問大哥,這裡是張家村嗎?”
“請問老人家,這裡是張家村嗎?”
“請問小弟弟,這裡是張家村嗎?”
“請問……”
夏日驕陽中娉婷走來的村姑少女,倒好似犯了健忘症,即使早已得到肯定的回答,卻一路只要碰見村人,便問個不停。若只是問路倒也罷了,但只要對方隨口問一句“小妹子來張家村做甚麼”時,她便不厭其煩地回答:
“小名冰,是張牧雲張大哥的遠房表妹、呢!謝謝大嬸”
然後,便從她手臂彎裡的青竹籃中,永不見完地掏出一根黃瓜,或是幾根雞蛋,當作謝禮。於是當冰的身姿嫋嫋消失在陽光下的村道中時,幾乎所有人都道:
“是張牧雲的表妹呢!真懂事,嘴甜津津的!”
不期而至的冰在張家村中這一番搖擺招搖,眼波流盼,便似施了什麼法術一般,全村只要遇到她的人,一聽她村中北溪流水般甜脆柔和的話,再對上她洞庭秋波般明朗澄澈的眼睛,便全都對她張牧雲“表妹”的身份深信不疑。她們現在心中只道:
“嚇,張家這下來了個真表妹。真不知今後她們如何相處呢!”
原來。這村中男女老少倒和別處關注家長裡短地村民一樣,在平淡的農耕生涯中記性特好,還牢記著當初某個清晨那張家小伢子扛著另一個“遠房表妹”進村的情景。
且不說莫名其妙而來地冰忙著在村中招搖。再說張牧雲。此時這位張家一家之長渾不知村中來了這個個遠房表妹。他正躲在綠葉婆娑的黃瓜架下一邊捉蟲,一邊納涼。當那位不之客到處揚言時,他還在對身邊的女孩子說道:
“月嬋,你慢點捉蟲。”
“嗯?”
“你這麼快就捉完了,它們又生得慢,叫我們這下午的辰光怎麼打?”
“噢!好!”
於是月嬋也開始學著張牧雲一片葉子一片葉子地翻來覆去反覆翻看,動作也憑空變慢了許多。
悶熱的夏日下午,果然顯得格外沉悶漫長;陽光下瓜棚架黯淡的柵格影子。在地上幾乎凝滯不動。過了一會兒月嬋想起一事,便站起身來,回屋去拿扁擔挑了兩隻水桶,到屋後北溪中擔來兩桶清水。她把一桶倒在廚房的水缸裡,另一桶則放在院裡榆樹下,拿一隻木瓢,一瓢一瓢地舀著水,往院中這片被曬得白晃晃的泥地上灑。
經過一段時間農家生活,月嬋已知道,在這樣地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