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通天教主與原始天尊一語不合,起了心思。誘使申公豹下凡與姜子牙作對,無數妖修紛紛投效紂王,與那周朝大軍展開對決,封神榜上篆刻之人名一一於戰事之中顯現,或一縷幽魂投入那封神臺上,或肉身成聖大興周朝,一切的一切始終逃不開天地因果,縱是那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也算不清自己在這封神之戰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歷時十數載,終以商紂大敗,紂王自焚為封神之戰劃下了一個並不如何完美的句號。至此三百六十五名榜上有名者得封正神,接引完神天界,其中有人間界的道家修士、妖修、魔修,亦有上界仙人、闡教門人、截教弟子,人員之繁雜,難以估量。便是連那紂王也得以封神入位。
更有無數修真者、仙人乃至神人因封神之戰而亡,成為三次天命之劫的犧牲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各司其位,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一統之,紫府上界與完神天界漸有二合為一之趨勢,天庭漸漸成形。
事隔千數載,公元184年,人間戰亂再起,三名修真者張角、張寶、張梁逆天而行,起“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所謂世間大義為旗,欲雄霸世間稱王。因此引發天命第四劫悄然而現。
由於天庭初建,上界仙神均是各自為政,彼此嫌惡,恰逢人間因修真者入世而大亂,各路仙神下凡引渡有緣之人證天道,化業力,渡輪回,入世參戰。這也導致人間界因仙神之流插手得成三國鼎立之局。
魏有那太白金星首徒司馬懿坐鎮;蜀有那文曲星投胎轉世神算諸葛運籌帷幄;吳有那北斗七星下凡鼎力襄助。
凡人之戰竟是漸漸演為上界仙神暗中鬥法,間中更是有那諸多散仙遊神之流悄然下界,左慈、管絡,華佗,南華老仙便是個中翹楚,也是將本就已經夠渾的三國亂世攪得亂上加亂。
人間界生靈塗炭,無數戰死怨魂被那九幽之下的妖魔界吸去,無形之中助長了這一蟄伏已久未知界域的氣焰。
天庭之主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得三清尊神相告知曉此乃天命之劫初現之相,需以大仁義,大智慧,大德行方可化解,心生應對之法。玉帝先是動用帝王之威,強懾那襄助吳國的北斗七星君上界飛昇,又是下入地府邸,向那掌管六道輪迴的十殿閻羅求助,改了生死籍,把那文曲星轉世之不世奇才諸葛亮拿下。
兩國失卻仙神之流助力,致使魏國強盛,在太白金星首徒司馬懿神妙算計之下,終是耗時數十載剷除蜀、吳兩國,天下得以一統。
待得司馬懿歸位飛昇,玉帝邀來曾是分住於兩界的仙神,以帝王仁心服眾,終是將這一輪天命之劫消彌於萌芽之中。
天庭得以真正建成,又設三十三天外,玉帝為尊,諸神眾仙各得其職,因三清相輔,一時間天庭以道為尊,卻是使得西方諸佛心生不滿。不曾想時值人間興替,一塊自混沌初開之時就已孕育靈能的奇石轟然迸裂,一隻秉天地靈氣而生的石猴自其中蹦出。佛祖如來法眼如炬,似是從中猜度一二,命座下弟子金蟬子轉世人間,以佛為本傳於人間眾生,而其更是化身菩提祖師暗相傳授神通法力與那石猴,併為其取名悟空。
時值人間大唐興盛,金蟬子轉世下界,諸方傳法,將佛家奧義四方撥散,唐王更是與其結為兄弟,一時間,人間界佛教昌盛,道法黯然。卻說那天庭之上,也是被孫悟空鬧得天翻地覆,得傳如來大能,加之悟空又是先天靈石所孕,不死不滅,及到後來,偌大天庭竟是無一能制。玉帝得三清之一老君提醒,終於知曉西方如來之意,急急請動大駕,因果交替,悟空被壓五指山下五百年卻成定局。
為取大乘佛經,金蟬子領如來法旨,五指山下救下悟空,結伴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一路降妖伏魔無數,更是盡得西方世界與那天庭鼎力之助。究其原委,卻是那如來同老君雙雙算出五次天命之劫的到來,以金蟬子歷難之行得以化解此劫。
仙凡之戀視為禁忌,仙妖之戀更是為天地所不容。八仙之一呂洞賓,又號純陽子,歷千世情劫轉世,卻不想同那修煉千年成精化形白蛇心生連理之情。天庭得知,自是要強行拆分,玉帝請動西方如來幫手,派下法海羅漢下界收妖,將白素貞強壓於雷鋒塔下以絕呂洞賓禁忌之情。
白素貞於塔內產下一子,竟是那文曲星君轉世,既具仙神之態,又是妖怪所生,如此異種世所罕見。便是連那蟄伏於妖魔界中的刑天氏也是為之心動,居然強行砸毀雷鋒塔攝了白蛇之子潛入九幽,妖魔界中因此而多了一個身具仙神相,卻是妖魔心的刑天門人。
而這一切卻是又一輪天命之劫悄悄上演的序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