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扇齊齊都開啟,東西兩面牆上掛著四幅畫,是梅蘭竹菊四君子,坐北正牆上則高懸著國公爺的手書,下頭則是一張極光亮鮮麗的紅木八仙桌,兩旁是同材質的扶手大椅,下頭兩排筆直著排放了好些矮背寬椅,每兩把椅子之間就隔一個小小的如意雕花方几。方几上都已經各擺了一杯香茗,幾樣配茶的小點心。地上是打磨的極其光亮的青石板,正中鋪著暗紅如意紋短絨地毯。
好一間氣派敞亮的大廳堂,氣勢宏大,大氣磅礴。
麗娘看著那把紅木高背大椅,暗忖這種椅子其實由像電視劇裡那種上了年紀德高望重的人來坐會比較有氣勢吧,不過她現在就是這個莊子的主子,由她來坐也無可厚非。
她邁著沉穩的步伐上前坐下,已有丫頭端著茶盤在一旁侍候著,見狀忙上前請安倒茶,麗娘微微一頷首,抬眼看去,只見坐在矮背寬椅上的九個人都整齊的起身,上前給麗娘磕頭行禮安。
麗娘拿著茶蓋撇了撇茶碗裡的茶沫,輕輕的抿了一口,放下茶碗,靜默了片刻,才不緊不慢的開口道:“各位多禮了,起來吧。”
眾人起來後,麗娘揮手示意他們回坐。
待他們都坐下了,吳嬤嬤上前一步,垂首恭敬道:“稟奶奶,眾位管事都在這兒了,讓他們逐一的回奶奶吧,先是田莊的管事,再是莊子上的,最後再說鋪子和宅子,您看這樣安排嗎?”
麗娘很滿意她這種乾脆爽利的作風,頗讚賞的看了她一眼,點了點頭。
吳嬤嬤得了麗孃的示意,指著其中一個高高大大的三十歲左右的,濃眉大眼的,面目憨厚老實,身著褐色繭綢長袍的中年漢子說:“大有,你先回奶奶吧。”
麗娘立馬就知道了這位就是吳嬤嬤的大兒子,也就是她的奶兄。
中年漢子,也就是吳大有自是沉著地應下,然後自矮背寬椅上站起恭敬的對麗娘回話道:“託奶奶的幅,老天爺今年很是給臉,金陵田莊今年又是一個大豐收,比去年還多了幾百兩銀子的收成。另外,今年與我們相臨的一個田莊上因多種了一茬冬小麥,收成比往年整整多出了三成還多呢。奴才想著,我們田莊上每年只能種一季稻,剩下的時侯,地都空著,實在是不划算,明年奴才打算除了種應季的稻子外,還試著種些麥子?這事兒成不成,奶奶給個準話?“
麗娘聽了這話,用手扣了扣桌子,高興的應下道:“這個主意不錯。不過,除了麥子之外,你最好還劃些田地出來種些油菜,白菜,還有花生,油菜什麼的。我在書上看到的,江南還產出這些的。據說,稻田裡還可以養魚,養鴨子的,今年你們也先分出些田來實驗一下,並找些積年的有經驗的老農問一問,若收成好了,來年這項收益的兩成作為給莊戶的賞賜分紅。並且,今年的種苗錢都算我的,你回頭到我這裡支一下這些銀錢。不過這件事你可得給我辦妥當了才行。”
“奶奶放心,奴才自會小心謹慎的行事。”說完這些,吳大有退回坐下。
麗娘又叫了京郊的管事高大勇,還有金陵莊子吳有貴和東北的莊子的管事張大用一齊上前回話。
麗娘看了看他們三個,先對高大勇說:“你的賬冊子我仔細看了,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只是種子的價錢報的有些高,還有你的農具和人工費也比其他人的貴了三倍不止,雖說京裡的物價貴,但是這個價錢還是貴的有點離譜。且今年比往年的收成也少了五百多兩。雖說是因為乾旱少雨造成的減產,但是差距也大了些,你回頭把賬本拿回去重新算過,再報上來。這回就不罰你了,但是要記得沒有下回了,否則的話,我只好換個管事了。還有就是,我看你這個莊子上也是隻種麥子的,且產量還是逐年減少的,這個你得自己多想想法子。記得多問問積年種田的莊戶人家,他們一般都是跟田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多是很有經驗的莊稼人,知道看氣候來選擇種哪些東西。像這些因為乾旱氣候就多種些耐旱植物,像穀子,蕎麥,高粱。你們除了種麥子,還在其間多套種些花生,豆子,玉米的。這些你們也要多問問老人,動動腦筋的。回頭你也去支領一下來年的種子和農具的錢。”高大勇擦了擦一頭臉的冷汗,應允不迭,然後在麗孃的示意下退下不提。
接著,麗娘看了看剩下的兩個人,其中一個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鑠,滿臉精明的四十歲左右的男人,搶先上前給麗娘行了個禮,嘴裡不停的回話道:“奴才吳有貴請主子安。今年金陵莊子上的藕產了不少,但是因為江南那邊都豐收了,所以在那邊出手價錢被壓得厲害。奴才做主只賣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做成了藕粉,在江南也賣了些給那些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