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這些東西過日子了。
皇子出宮開府,康熙給的待遇說起來還是不錯的,尤其大阿哥封的還是多羅郡王,到手的除了二十三萬的安家銀子,還有城內的府邸一座,城外的別院一座,外加地處黃金地段的鋪子若干,有著上等良田的田莊若干……
此外,大福晉的嫁妝也是很可觀的——就其本身只是一般可觀,但是經過胤礽十多年的經營,就變成非常可觀了——只看賬面的話,他們的家當算是很豐富的,至少不比毓慶宮的那位少,這是胤礽在心裡估算的結果。
想當初,他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別看老爺子對他很大方,內務府的東西隨他取用,可他手上能夠動用的現錢,卻從來不比宮外的任何一位阿哥多,要不他能默許底下的人四處搜刮銀子,還不都是手頭太緊給逼的……
不過胤礽沒想到的是,他底下那些人的膽子有那麼肥,他們打著他的旗號到處招搖撞騙,把他的名聲砸得一塌糊塗,回過頭來還自己吞了大頭,再把剩下的那些無足輕重的部分孝敬給他,他不諳世事,被他們蒙得可是很慘。
這輩子,胤礽堅決不允許自己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當大阿哥說起,他打算給皇阿瑪修座廟的時候,他一口否決了。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該花的銀子就得花,婦人之見,不可理喻……”因為胤礽抱著銀子不撒手,大阿哥很鬱悶。
“爺孝順皇阿瑪,這是好事……可也犯不著這樣的方式啊……”又費銀子又費事,回頭還不一定能得好。
胤礽記得很清楚,修廟這件事,大阿哥上輩子就做過的,老爺子口頭說著浪費,心裡卻也受用,但是……
經過他在旁邊不動聲色地上眼藥,大阿哥在康熙那裡還是落了個好心辦事但不會辦事的“冤大頭”形象。
由此可見,修廟這種事,做不做都是可以的,就其投入和產出來說,實在不成比例,要是大阿哥嫌銀子太多用不完,他能給他想出一百個花錢的法子。再說了,胤礽一點都不覺得他們的銀子多,倒是深有不夠用的感覺。
要知道,在宮裡的那會兒,他們身邊的宮女太監,都是康熙在開工資,現在出宮了,就得自己付工錢,而且阿哥封王之後,年禮、節禮的標準也會水漲船高,要是還跟過去似的,會被人笑話的。但大阿哥身為郡王,一年的俸祿也不過五千兩銀,五千斛米,要是不另尋生財之路,就那二十三萬的安家銀子,還真是不夠他們坐吃山空的。
“這方式有什麼不好?咱們現在搬到宮外了,不像從前,隨時能見到皇阿瑪,所以更得給皇阿瑪留點深刻印象……”廟修在那裡是跑不掉的,皇阿瑪很容易就想起他的孝心,何樂而不為呢,大阿哥不懂福晉為什麼要反對,不過十多年的夫妻,他早就習慣和福晉說些朝上的事情了,有時還能從她這裡得些啟發,所以現在也是不恥下問。
“爺不覺得這麼做……顯得太招搖了嗎……”胤礽現在很想罵自己笨蛋,大阿哥的手法其實也不高明啊,怎麼上輩子的自己,就是死活都把他搞不定呢,鬥了幾十年,最後把自己也給摺進去了,才把他勉強給擺平。
“有嗎?”大阿哥開始努力思考。去年西征,他生擒葛爾丹,在諸位阿哥中算是頭功,要不今年皇阿瑪封爵,不可能就他一個是郡王,其他人都是貝勒、貝子的,這麼說起來,他的風頭已經很足了,再修個廟,好像是有點招搖了。
“還有啊,修廟得花多少銀子,爺算過沒有?”胤礽很確定,大阿哥絕對沒想過這些細節問題。
“不會太多吧,三、兩萬怎麼也夠了……”大阿哥果然沒有細算過,報出的資料和胤礽估算的,差了好幾倍。
“要是三、兩萬就夠的話,我也不攔著爺了。”胤礽說著搖了搖頭,開始給大阿哥算明細賬。
“修廟得買地吧,風水好的位置,現在哪有空地,咱們還得先讓人家搬走……修廟是為了積德,咱可不能逼著人走,這補償的銀子,咱不能不給吧……建房子什麼我就不說了,爺是王爺,價錢上沒人敢蒙咱們,不過要是樣樣材料都用最好的,估計建房子就得好幾萬……而且廟修好了不能沒有和尚啊,給皇阿瑪修的廟,唸經的哪能是普通和尚,要是請得道高僧來唸經,還得花銀子吧……零零總總加起來,沒個十來萬拿不下來……還有就是,和尚也得吃飯啊,以後咱們每個月還得花銀子養著他們,那些法器啊、經卷啊什麼的,也得添置,房子年年還得維修……”
胤礽噼裡啪啦算了一通,沒等他算完,大阿哥就趕緊喊停了,他現在算是明白了,這廟不能修,要是修了,他家庫房立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