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那個家庭所處的環境,到底是什麼使得他們陷入如此境地?像這樣的家庭是需要政府制度性解決,單依靠社會力量是很難讓他們徹底擺脫這樣的生活境況的。因為他們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家庭貧困問題了,從某種層面上說這是社會保障制度的缺失,其次是社群管理和服務的缺失造成的。
農村社群管理和服務主要還是依靠村委會,但是一個真正健全的、為全體社群居民服務的社群體制並沒有建立起來。村委會也主要是對上“工作”的一個地方組織,對本轄區內的村民而言只是傳達上邊檔案和訊息的一個組織,還沒有真正成為一個為社群服務、管理社群、促進社群發展的組織。
因此,鄉村社群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及時發現和解決如我見到的這樣的家庭貧困問題,就需要社群工作到位,社群管理跟上,社群服務及時,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根除偏遠農村長期存在的貧困問題。
為了幫助鄉親,80多歲回鄉“務農”
從昨晚後半夜起,天就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清晨起來村寨被濛濛細雨籠罩,山路早已泥濘不堪,我們只好取消了去鄰近村寨的計劃。
長期關心我“萬村行”的朋友們可能會感到奇怪,“萬村行”不就是我一個人嘛,怎麼成了“我們”?不錯,是“我們”。這個“我們”是這麼來的,自我進入正大鄉官舟村住到吳村長家後,吳村長就決定騎摩托帶我考察臨近的一些村寨。吳村長說我騎腳踏車太辛苦,還有他熟悉各村幹部,我開展工作就可以大大減少阻力。就這樣我答應了吳村長的安排,並非常感激他對我的支援,同時也非常感激他對自己家鄉經濟發展的熱切之情。
昨晚,一位精神矍鑠的白鬚老人聽說村上來了一個從上海來村寨對農民做幫扶的人,就來到村長家找我。後來,我知道這位老人是一名教育系統的退休幹部,他已年過80,但精神狀態不亞於青壯年。老人在村上辦起了一家小型澱粉、粉絲加工廠。他曾邀我一定去他家做客。剛好今天不能外出,我在吳村長家吃過上午飯後,在一個村民的陪同下就到了這位老人的家中。
當我走進老人的院落時,他急忙迎了上來把我迎進堂屋。這個院落比較特別,在這個村子還是獨一無二。我向老人瞭解他家的情況。老人沒有急於給我回答,先與我談起了幫扶“萬村行”的事。
老人說:“我昨晚從村長家和老伴回到家後,就和老伴一直說你和你做的這件事。我在外邊工作了幾十年,大小也是個退休的幹部,也知道也見過許多人做好事,但是像你這樣的人還是第一次見。我和老伴都認為你能吃這麼大苦,到這麼偏遠艱難的鄉村來幫農民,實在是不簡單。先不說幫得上幫不上,就你這樣的精神已經是非常了不起,非常偉大了。蔚先生,是什麼樣的動力和決心使得你來做這件事情?你一沒有拿國家工資,二要吃這麼大苦,我想誤解和不理解你的人也會很多吧?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決心啊!還要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我叫你來我家就是想和你好好再聊聊。我這麼大歲數了,一開始別人說我還不怎相信,可昨天晚上見了你和你談完話之後我完全相信了你。我也被你這種行為感動了。後來老伴悄悄對我說,讓我請你到我家吃頓飯。因為還在春節期間,請你吃個年飯。你連春節都沒在家過,就往我們貴州來了,真是太難得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不敢讓女友去看我那悽慘的‘家’(3)
老人這番話讓我覺得有些承受不起。我就對老人說:“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只是長期在關注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和生活,慢慢地就走進探究‘三農’問題的這個行列裡來了。時間長了,我發現不論是農業科研和‘三農’理論研究,許多都是浮在上邊。真正起到作用的還是太少,由此我決定走進農村,走近農民,深入瞭解農民的實際發展狀況,依據我所掌握的農民實際狀況給予農民最為切合實際的一些幫扶。這就是我決定做這件事情的動因。沒有您說得那麼偉大。全國約有60多萬個行政村,我計劃用25年左右的時間走完‘萬村行’,並實現幫扶貧困農家走上健康、良好的發展道路,所以就叫‘萬村行’。”
老人又問了一些我經濟來源等問題,之後他向我說起他回村做的事情。說著說著老人起身上了二樓,不一會兒他從樓上提下一個皮質公文包,從裡邊拿出一些檔案讓我看。老人說:“既然蔚老師是來我們農村做幫扶的,我也麻煩你幫我看看我的這個計劃。小廠我已經辦起來了,就在你進我們寨子的那個路口不遠處,另外是我主持成立的一個種薯協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